福音派的十字路口

發佈時間: 2016/11/28

在今次人大釋法事件中,香港基督教教會出現一個嶄新現象,就是不同宗派的信徒,自發聯署反對釋法,於是出現「宣道人」(我也是宣道人)、「信義人」、「浸會人」等的聯署信件。

用最簡單的分類,基督教派可分為三類,一端是基要派,只以傳福音為事;另一端是普世派,關注社會公義;居中的是所謂「福音派」,就是希望兩樣都有所兼顧,而香港大部分教會都是以福音派自稱。

可是,隨着社會爭議的白熱化,不論香港及美國的福音派教會,都已走到十字路口,需要抉擇前進的方向。

美國的福音派,傳統都是支持共和黨,因為共和黨支持家庭價值,反對同性婚姻、反對墮胎,但今次的共和黨代表特朗普踐踏女性、少數族裔;基督教尊重個人,即人人在上帝創造下是平等的。特朗普的說法與此價值有衝突。但美國年紀較長的福音派信徒仍然選擇支持特朗普;至於年輕的信徒,較多接受平等的價值先行,與年長福音派信徒及領袖的想法出現分歧。他們最終會否「出走」,仍待觀察。

在香港也一樣,最新的「某宗派人」聯署,其實是接續雨傘運動而衍生出來的、以信徒為主軸的後續行動。年長的福音派領袖,例如宣道會的蕭壽華牧師,就以牧函的形式表達意見,其主要想法是政治爭拗並非真理之爭,大可以是「兩害取其輕」而已,信徒不應因此而分裂,而是要繼續保持和諧。

問題是他的說法再次迴避及取消了在教會討論「甚麼是公義」的議題,而不是讓教會正視問題,正視爭議的存在。在最新例子,打正基督教旗號,成立於1959年的「香港基督少年軍」,在申請撥地時竟輸給只有兩年歷史的類似名稱機構「香港青少年軍」,那是不是涉及公義的議題?

(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鄧偉棕 畢業於中大社會系,執業律師,佔中運動支持者。
欄名: 後佔領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