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中無「智」重包容

發佈時間: 2015/06/10

庫中無「智」重包容

智庫年年有,近年特別多。立法會議員湯家驊宣布成立新智庫,聲稱要尋找「第三條路」予港人選擇。政治最大智慧是團結、包容,為公眾利益,但眾多「智」庫似乎都欠缺這份「智慧」。

湯家驊的「民主思路」旨在建制及泛民之間尋找另一出路。無論理念及宗旨如何,民間已有多個智庫,原因簡單:只因「你」的智慧跟「我」的智慧不一樣。這裏的「智慧」非指智慧的高低,而是:「我」的觀點跟「你」的觀點不一樣。即使立場相近,總之觀點就是不一樣,而這些「不一樣」正是我有我的智庫,你也有你的智庫的原因。

真正的民主精神重視包容,也講求包容,為甚麼創立智庫的從政者都難以包容同道中人?這樣做與「一言堂」有甚麼分別?意見稍有不合,便分道揚鑣,另起爐灶。雖說是同路人殊途同歸,但團結始終是力量,港人獨看不到一個團結的「合一智庫」成立,明明一個拳頭揮出會有力一些,卻硬要以拳化掌,分攤成五根手指,是否有點浪費資源?原因?就是不能互相包容,達至團結。

建制與泛民,一左走,一右走,未能互相包容尚可理解,但今時建制派搞出個「建制1」「建制2」「建制3」等智庫,而泛民也有類似的泛民1、2、3智庫,這些智庫應不應反省:是否太自我主義了?更重要的是,自我或個人主義愈放大,就會令政團愈輕視「公眾利益」(public interest)。智庫一個又一個成立,香港的公眾利益反而被一片片撕裂。

有人認為智庫百花齊放,可收集思廣益之效,其實「百家爭鳴」過後,香港也只需要「一鳴」就夠——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會勝過百鳥爭鳴的噪音,否則,互相都不能說服對方,香港又會重蹈「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覆轍,實非香港之福。

當年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帶領民眾高唱《We Shall Overcome》時,只有一個共同奮鬥的目標,現在智庫山頭林立,各有目標,各自為政,有時更互拖後腿,無非都自以為是——自以為自己的一套才可救港救世界。其實,世上有甚麼事情是只要你的一套才行,而其他人的不行?

英國在馬卓安(John Major)上台前,工黨與保守黨的政黨輪替,令大企業在國有化和私有化的政策之間游離;馬相執政後,包容了保守黨的政策,政策不再朝令夕改,之後繼任的無論是保守黨還是工黨,施政方針相若,將對方好的也包涵,英經濟發展才漸見起色,而俄羅斯也在普京的強人統治下,國家政策亦一以貫之。無論英政黨的共同意識或俄的強人管治,都可使政策不會朝令夕改,行政效率及效能才得以提升。

智庫要有實效,若單議政又不團結,只是紙上談兵,製造噪音。可能莊子早已看透這個,遂有「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之語,而所謂「聖人」,應是那些以為只有自己才正確的不「醒」之人,可嘆奈何?

(本欄逢周一至五刊登)

撰文: 石老師工作室 敢批評,提意見;求共融,齊築福。
欄名: 為理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