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洪流順大勢

發佈時間: 2015/04/23

時代洪流順大勢

電視重播《大時代》,觀眾看後,各有懷抱:有人看到山,有人看到水,總之各取所需。不過,「大時代」這個文化現象的啟示,或可一字記之曰:勢。

《大時代》以股壇為背景,講述了方、丁兩家跨代的恩怨情仇,結局是頑固但一直執迷不悟的丁蟹炒股炒到要跳樓,那是因股處升勢,他卻反其道而行,逆市沽空,真是「唔跳樓都好難」。《大時代》開宗明義,已講明逆勢而行一定沒有好結果,可能還比「善惡到頭終有報」更快、更明顯。

春江水暖或凍,嬉水鴨或會比塘邊鶴更能感受到而知所應對;當大部分同學都要搶進心儀的搵食科系的門檻時,若你仍對地質或考古之類學科情有獨鍾,日後便不要一邊口說興趣,一邊又埋怨職場沒予你發揮的機會。今時大學生須搞清楚讀書所為何事,是為興趣、求知還是為搵工,職業先修?今時大學本科教育仍是思想準備階段,學生初窺分析方法,要格物才會致知。學生切忌「精神分裂」,自命清高之餘,讀些興趣科,但畢業後又怨人,怨社會學非所用。

市場取決於供求關係,大家要經常自問有沒有市場所需要的知識或技能。市場本身也一樣,曾幾何時,在中國搞的展覽會,推介的都是歐美「夜冷貨」,像散貨場多於展覽會;今時歐美展商會特別為中國市場搞展覽,最新產品盡在其中,這便是「勢」。

「勢」對個人甚至一地競爭力的啟示就是:你有沒有天下所需?而「天下」——市場今時可能就是:中國。

議員陳婉嫻則從《大時代》看勞僱關係。被丁蟹傷腦致不能正常工作的方進新,跪求老闆不要解僱他,讓他可有機會幫補家計,老闆大受感動,遂續聘他,她說這種勞僱關係體現人間有情云云。事實上,上一輩不少老闆都會視「伙計」如家人:買個單位予退休及獨居伙計做宿舍,哪怕那只是個碌架床位;伙計可隨時返「舖頭」解決兩餐,每年又有買衫錢、醫藥費;若是上海老闆更有理髮錢,因他們連伙計儀容都會照顧到。

這些中國傳統老闆的遺風,今時在上環某些老店仍保存着。西方管理哲學多着眼於利益關係,與老闆對伙計那種「生養死葬」式的照顧文化截然不同,而勞僱齊打拼、互相扶持的和衷共濟亦更少見。

趨勢並不會永遠不變,就像舊時中國婦女紮腳,相信當時不少人也不以為然,但「勢」是如此,不紮腳便被指為非「大家閨秀」、沒文化。變幻才是永恒,霑叔這句詞正點出勢的特質。

做人處事要知勢,元末作家羅貫中看朝代興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勢」;諸葛亮隆中早知「天下三分」是「勢」,但他始終堅持「漢賊不兩立」的原則而行。政改民意漸明,希望個別立會議員要順勢,莫做丁蟹。

(本欄逢周一至五刊登)

撰文: 石老師工作室 敢批評,提意見;求共融,齊築福。
欄名: 為理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