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粉」經濟學

發佈時間: 2015/04/17

先不要以為我寫白字,標題中的詩粉是指何韻「詩」的「粉」絲。其實不單只在娛樂圈,在不同界別,所謂的粉絲屢見不鮮,可是來到這個社交網絡盛行的時代,透過社交網絡去凝聚、策動和鞏固粉絲的力量,已成為品牌營銷兵法之一大學問。

較早前宣布脫離大唱片公司的獨立音樂人何韻詩,向來活躍於社交網絡的她,目前更加全力啟動她的社交網絡引擎,除了全程直擊報道,並由「詩粉」護航她在台北、台中的巡迴演出,更在Facebook開了一個名為Hall1c的網店,除了音樂產品,也售賣大量完全與音樂無關的生活小百貨。復活節後的周末,Hall1c更與nomad nomad聯手搞了一個「有種市集」的義賣活動,擺地攤、搞工作坊,「詩粉」蜂擁支持是意料中事。由她自家創作的生活精品,有點藝文青意味,就連產品的示範照,也帶點優雅的人文氣息,與她平日在個人社交網絡發放的私房生活照,品味同出一轍,品牌經營,相當用心,儼如港版的Martha Stewart。

相信何韻詩亦知道大部分支持她的樂迷,早已超越音樂層面,當中包括了她個人的生活品味和態度,是一套整體的概念,並非單純音樂產品。何韻詩的粉絲,自己人俗稱「菇粉」,人數眾多,但單憑數字,在芸芸明星藝人中計未算最高。不過,「菇粉」的參與度卻非比尋常地高,某程度上,他/她們是何韻詩品牌內容的創造者,同時亦是營銷活動的伸延者。

雖然,粉絲對偶像的支持有時可以很非理性,但在社交網絡時代的粉絲,你卻不可以視之為自動櫃員機,要把關係打好,日常不可以單純把社交網絡平台視為廣告平台,也要多主動參與互動,親力親為,並且將客戶服務放到最前綫。當遇上社會事件,你更要在雞蛋與高牆之間作出選擇,這方面何韻詩成了近期的最佳例子,成功非偶然,值得各大品牌及企業參考。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Rudi 路迪涼 進擊中的社交媒體廣告人
欄名: 進擊中的So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