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孟青
胡孟青

量寬為股債帶來資金

發佈時間: 2015/01/26

恒指上周一升就七百點左右,成交不俗、情緒又再高漲,誰敢再說股市要下跌呢?融資融券原本要稍為規範,控制一下風險,卻敵不過股民力量:當重磅股跌停、股指期貨跌停,中證監角色就由調控市場,短短一日之內要即時變臉為安撫市場。就算一眾分析師認為市況會有波動,卻被《新華社》一篇評論文章打殘,官媒說股市可以升,那股市自然要升吧!其後,人行加快中期融資便利操作規模,更一年以來首次做逆回購,即反映內地對股市震盪是何等極之避忌,亦表明在全球央行寬鬆下,人行所堅持的所謂政策穩健,某程度上是口是心非。

歐洲終於要做美式量寬,央行資產負債表會大量膨脹,歐央行德拉吉明言,即使成員國部分債息是負數,都依然會買。印鈔救不了經濟,但一定會製造更多資金,是回合到底對全球資產價格提振作用有多大,目前仍屬未知之數,但牌面上就對區內相當有利。

量寬製造新資金,但今時今日歐洲一綫主權債息基本上近乎零,以十年德債為例,只有0.3厘,荷蘭、法國同年期債息分別只有約0.4及0.5厘左右,況且多個國家已步進負利率,錢一定要走出去。相比之下,區內在息率回報上依然有一定優勢;看看印度,債息成本要7厘、內地國債大概要4至5厘、而作為具備三個A級別的香港,十年期政府債券都有約1.5厘,作為游資,泊在香港較投資德債,息差最少賺1厘。

撰文: 胡孟青 港媽、財經評論員
欄名: 留給囝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