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雅麗
黃雅麗

創業的20大死因

發佈時間: 2017/02/03

我曾在「創業的九死一生」一文,引述紐約數據分析專家CB Insights的報告,它追蹤大約1,000間已獲融資的初創企業六年,最後只有九間屹立不倒,它們成為未上市而市值逾十億美元的「獨角獸」。

知道誰在九死一生中存活下來雖然重要,但更有參考價值的,是了解那990多家初創的「死因」,避免重蹈覆轍。恰巧CB Insights有另一份報告《創業的20大死因》,正好向創業者們介紹。

正如「幸福的家庭都一樣,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很多初創企業的死因都不止一項,而且原因迥異。CB Insights訪問了156間已死初創企業的負責人,深入剖析,寫成《101宗死因報告》,然後在這份報告的基礎上,將多種死因歸納為最常見的20大。細閱這20大「死因」,大都離不開三個範疇:市場、團隊、產品。

先講產品。許多初創企業嘗到雄心壯志的滋味,是在完成產品推出市面,剛剛收到一些很鼓舞的回應那刻。但好的產品往往不是初創賴以成功的主因,壞的產品也不見得就是初創最致命的死因。好的產品,如沒有在適當的時間推出(product mistimed),或沒有適當市場策略配合(poor marketing),都發揮不了效果。壞的產品(poor product)更不用說,即使曾一度獲用戶支持,在更強大的競爭者加入市場後,也會被淘汰。

再說團隊。團隊的因素既有內在,也有外在。共同創辦人之間意見不和、創辦人和團隊之間爆發衝突(not the right team)、創辦人與投資者的關係出現矛盾(disharmony on team/investors)等,令很多初創走不下去。「人和」以外,不少創辦人缺乏「持久力」,沒有創業者應有的熱情和毅力(lack of passion),往往做不了多久便意興闌珊;有些則太過拼搏(burnout),最終無法繼續。

我們在為初創企業融資過程中,往往花不少時間「測試」創辦人的熱情和專注,也不難判斷一件產品的好壞,但最考眼光、也是初創最常見的致命原因,是市場因素。超過四成初創企業之死是缺乏市場(no market need),這是20大死因中,最多初創企業犯的毛病。他們有好產品和足夠的執行力,還有投資者的支持和齊心的團隊,但產品根本沒有人需要!

在創業氣氛十分熾熱的地方,那些為產品找應用的團隊並不罕見。教人擔心的是,這種風氣似乎也開始感染香港了。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黃雅麗 《創業大時代》作者、Central Exchange CMO
欄名: 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