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中銀百年建築的啟示

發佈時間: 2017/02/24

滙豐中銀百年建築的啟示

前年香港建築中心舉行了中區的建築導賞團,我亦有負責帶領其中一隊,介紹中區著名建築的歷史及設計。來到皇后像廣場,慣常的議題都是比較一下香港滙豐銀行總行和中國銀行總行的建築。我建議由30年代的上海外灘說起。

1929年,當時財雄勢大的沙宣洋行在外灘豎立起他們的總部大樓,就是後來改稱為和平飯店的建築,由巴馬丹拿建築師樓設計的252英尺(約77米)高的綠色尖頂雄踞岸邊。同時期,中國銀行將總部由北京遷至上海,並籌建大樓,由巴馬丹拿與中國建築前輩陸謙受設計,原計劃建30多層高,但遭沙宣洋行強力反對,甚至指控中國人無能力建造高樓,會發生結構危險。上海租界政府在英商施加壓力下,將中國銀行的高度減低至比沙宣大樓的尖頂少一英尺,最後因戰亂而延至1941年竣工,形成今天外灘的天際綫景象。

鏡頭一轉來到香港。滙豐銀行在1935年建成其著名的總行大樓,相信年紀稍長的香港市民都會對它莊嚴對稱的外觀印象深刻。它樓高230英尺(約70米),是當時遠東最高的鋼鐵結構建築,坐落於皇后像廣場正中,猶如主導香港的領袖。

其後中國銀行籌備在它旁邊的地盤建設總行,設計較滙豐總行略高,滙豐大班自然提出反對。然而一個業主因非技術性理由而禁止旁邊業主發展其設計,港府找不出任何理據去支持滙豐,因此拒絕發出禁令。最後中銀總行,即現時的舊中銀大廈,就在1950年開幕,比舊滙豐總行高出6.5英尺。

這段故事特別的是,在中國自己的地方上海,霸道的英商可威逼地方官員打壓中國國家機關的發展,但同時代在英殖民地上,個別商人即使如何叱吒風雲,也不能明目張膽地破壞法治精神,殖民政府即使如何偏袒,也不敢讓政治意識凌駕自由經濟。從香港建築,我們能了解本地歷史,思考社會價值。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梁以華 建築是生命的舞台,塑造人的價值觀和孕育理想。
欄名: 筆講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