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權

發佈時間: 2017/03/17

美國總統大選,大熱門希拉里輸了,有人指可能跟她與華爾街的親密關係有關。

她丈夫克林頓在位時,積極推行金融自由化、去監管化與私有化,希拉里亦是這種新自由主義政策的支持者。

可是,在金融全球化之下,世界受到甚麼衝擊?首先是食物權。我們逐漸喪失食物權這一重要的人權,目前全球飢餓人口接近八億,而發展中國家面對自由貿易的協議,農業獲得的援助早已被減少75%,進一步惡化饑荒情況。

當大家只關注印度在經濟上驕人的表現,想不到,根據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全球飢餓的指數顯示,印度在81個國家中排名第67位,有兩億人的食物權利得不到保障,是世界上飢餓人數最多的國家。這個國家仍然有約3.6億人生活在官方的貧困綫之下,他們沒有能力購買糧食,而每天死於極度飢餓的印度人不斷上升,成為光輝經濟背後的一個悲慘現實。

諷刺的是,本來吃得比窮國人民多的西方人,現在也吃不飽。國際公民社會再次提出「食物權」,呼籲世界正視,而歐洲人則透過選票向緊縮政策說不!

(本欄逢周三、五刊登)

撰文: 張翠容 香港電台第一台《藍地球》,逢周一至周五播出,為聽眾帶來世界不同類別知識。
欄名: 《藍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