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兒又靚又叻,為何不是她做司儀?

發佈時間: 2017/05/05

「為甚麼司儀不是我女兒?她過去兩年都擔任聖誕聯歡活動的司儀。」一位家長怒氣沖沖的跟我說。她的女兒確實是司儀的人選,何況這次是畢業典禮的司儀?她讀書成績好、乾淨利落、長得標致、口齒伶俐、又是朗誦冠軍和詩歌班……這樣的女孩子從來都是老師的天之驕子,是一般小學的情況。

「你怎可以挑選了某某某做司儀呢?」這位家長質疑我︰「她(某某某)的成績不及我女兒,沒有參加過朗誦、詩歌班,更不要說拿過獎了。而且……」她不用說下去,我也猜到她一定是想說,她的女兒比人漂亮,怎麼不是司儀的人選,更何況這是六年級畢業典禮的司儀呢!「而且……」這位家長卒之忍不住口,繼續說︰「她長得矮。」

不錯,她雖沒有說她的女兒生得漂亮,但也說出了「重點」。對,我挑選的學生確實比她女兒生得矮,若以學術成績、課外活動表現和外表來評斷,她是對的。但是我們不能不問自己一句,教育的目的是甚麼?

Michael J. Sandel在《Justice——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一書引述例子,校園裏最佳網球場使用分配的方法是甚麼?一種是收費,付最多錢者優先使用;亦可以把優先使用權交給校長或最優秀網球隊成員。現在球場上只有幾個學生在打球,技術水平低,發球不過網。這時來了學校的網球校隊,希望使用球場。你會怎樣做?叫那些學生離開,把球場交給校隊?你莫非是想說,一流球場當然給一流網球員使用?

這是甚麼道理?這是我們尊重的價值嗎?這是我們希望社會的標準嗎?若是,球場永遠只留給高手或付得起費用的人使用了。Sandel認為這不是正義之舉。

若是,校園內的所有典禮司儀,都應該只有幾個學生有所謂的「資格」去擔任了。當年在小學教書,負責畢業典禮,我就是要反轉傳統,揀一個不是同一個stereotype的學生擔任司儀。不是說有教無類嗎?如果不是這樣,將是我們的悲哀。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方天豫 穿梭東西南北 探索古今中外
欄名: 時間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