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溝通關懷 子女遠離情緒陷阱

發佈時間: 2017/05/19

有調查發現,由兒童步入青少年階段的高小至初中受訪學童,他們潛在自殺的個案分別有3成及4成。

若這調查的數據,真反映了香港青少年這個階段的普遍情況的話,新一代不珍惜生命並不是因為有甚麼「死亡遊戲」的出現,而是成年人,包括父母給予他們心理或情緒上的支援並不足夠。

香港明愛與香港城市大學以「焦慮與鬱結」、「家庭困境」及「自殺意念」三項,評估來自4間中學464名中一學生及2間小學449名小五、小六學生的潛在自殺風險。逾900名受訪學生中,有142名小學生及187名中學生,共約330名學生被列為「潛在個案」。

若看看這群學生與父母相處的情況,大家都不難想像到他們的親子關係如何,而且對下一代人生價值觀的影響。

這群學生有約半數(50%),即約160人更表示曾有尋死的念頭!當中有逾8成半(86.4%)中學生,約160人感到「周圍的人不喜歡自己」,近7成半(74.6%)中學生,約140人則自覺「做過的事無太大價值」。

我們雖然較難確認這項調查有多大程度反映出事實,包括受訪對象的抽查方法及其代表性,或反映出同齡學生情況是否真實等,但最少已反映出有逾150名學生需要重新認識生命的價值。小五至中一是兒童進入青少年階段的過渡時期,他們需要有不同的身心適應,但同時又要應付呈分試、升中派位及適應中學生活等的挑戰,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今時青少年講「存在感」,「存在感低」正具體反映在「覺得其他人不喜歡自己」和「做的事無太大價值」這類感覺上。

分析中那些較學術性的形容,如無助感大、自我累贅、存在感低等,其實正是他們的父母經常掛在口邊的、對他們的評價︰「無用!」

在這樣的親子關係和成長背景之下,其實毋須待「藍鯨」這一類的死亡遊戲群組的出現,不珍惜生命的風氣也已一發不可收拾。

個別青少年可能會為提升自己的「存在感」,遂引人注意,以取得新的身份認同,更不惜以真實姓名、地址及裸照予人把柄,加入這類需要拾級「升呢」的無聊遊戲,例如在手臂上刺出「藍鯨」以自殘、清晨4時許起床看恐怖電影等,「任務」雖簡單無聊,但勝在容易完成,青少年愈陷愈深後,達成「最後任務」︰結束自己生命。

過去曾有「跳樓」手遊,今時又有「藍鯨」,都是影響着青少年生命價值的「死亡遊戲」,父母要多留心子女及其遊戲,即使不懂,也應惡補或向年輕朋友了解一下,以助親子溝通,呼喝打罵絕不是相處的方法,理解與關懷才是與新世代溝通的基礎。

(本欄逢周一至五刊登)

撰文: 石老師工作室 敢批評,提意見;求共融,齊築福。
欄名: 為理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