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林作:留學令我健談又獨立

發佈時間: 2017/05/26

暑假快將來臨,不少學生開始準備下學年到海外升學或進修,曾在英國名校留學的過來人,現任職升學顧問的林作指,英國教育着重培養通才,養成的閱讀和自學習慣終身受用;而在劍橋畢業、現涉足政商界的王政芝則教路,學好廚藝也有助適應異地生活。

據統計處2011年報告,本港約有7.5萬25歲或以下人士在海外留學,而近年亦愈來愈多家長提早讓子女到外國升學。在遵理學校任海外升學顧問的林作,14歲便到英國讀寄宿學校,在當地生活了8年。他形容自己留學前性格孤僻,初到英國時,鋪床單、買日用品,全都不知如何入手,「但一定要面對,要不接受挑戰,要不被排斥,我當然選擇接受挑戰,3至6個月後我已很喜歡寄宿生活。」一年後回港,家人發現他性格大變,既健談又獨立,都很驚訝。

回港後中文較吃虧

他認為英國教育着重全人發展,亦強調閱讀和自學,他至今仍每日閱讀3至4小時。他說︰「在英國,一個學生若想學些法律知識,會自己買書看,香港則學甚麼都要讀一個課程、取得一紙證書。」

港人注重實用,林作以法律為例,認為在本地會學到更實用的法律知識,英國則較學術,部分香港僱主或覺得留學生「離地」,但在國際企業或需創意的行業則較吃香。「香港大型國際律師樓喜歡外國學生,本地律師樓或傾向本地生,因為若一個街客來到律師樓,你跟他用英文說一些艱深理論,會很趕客。」

但他認為,本地教育仍有優勢,本地生學習更有系統,又承認自己回港後在中文上較吃虧,他任大律師時接觸中文案件較多,「頭幾次上庭,完全講唔掂。」

留學常要收拾行裝 養成簡易生活

晉安集團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王政芝(Gigi),中四往英國讀寄宿學校,又先後在倫敦帝國學院和劍橋大學攻讀學士和碩士,畢業後在當地工作5年,任職商業顧問,在英國生活了14年才返港。

Gigi初到英國時同樣不適應,笑言︰「有香港同學說第一個月時,每次在學校走廊見到我,我都是在哭。」留學生活常要收拾行裝,令Gigi更懂保持簡單生活,每隔一段時間就將不用的物品捐出去,購物時亦先思考是否有需要。

香港教育令Gigi理科根底好,「但工作後就會發現,計數叻只是一小部分,還要學自信、溝通、表達等,英國教育培養到這樣通才。」她解釋,在英國,自中學階段就有很多選修科,例如她很喜歡一科,需用3個月設計一張用環保物料製作的凳,她要自行搜集資料並動手製作。這種通才教育令Gigi更有自學能力,對日後的事業亦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