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過程還是求結果?

發佈時間: 2017/05/31

重過程還是求結果?

圍棋人機大戰,人工智能AlphaGo三局完勝世界排名第一、中國九段棋手柯潔。這個賽果雖在預期之中,但再次引起科技戰勝甚至取代人類的討論,卻頗在意料之外。

自工業革命以來,西方社會便對科學又愛又恨︰科學既為人類社會帶來了進步,但同時有破壞大自然和人類社會建設及其價值觀等隱憂。人類對不能駕馭科技和機械的恐懼一直揮之不去,人類反過來甚至害怕會被機械智慧所取代、控制、支配,最終會被統治及奴役。

人工智能(AI)的出現,成為近幾十年來人類社會潛藏心底的夢魘,也是無數科幻創作,包括小說、電影等源源不絕的題材。70年代的《2001太空漫遊》;80年代《未來戰士》(Terminator)中的「天網」(Skynet)、《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中的「奧創」(Ultron);以至最近《異形︰聖約》裏的人造人「大衞」等,都是AI終極噩夢的呈現。

以色列著名歷史學家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在他最新著作《人類大命運》(Homo Deus︰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中預言,人類將在幾十年內被新一代與機械人(當然包括AI)融合的「進化版」人類所取代。無論那些「新人類」是「電子人」或半人半機械的人,他們在智能和形態上,都與我們有很大的分別。

滙豐最近在11個國家訪問了12,000名客戶,雖然有8成受訪者都認同科技改善了我們的生活,但仍僅有少於一半人(46%)相信,比傳統密碼安全5倍和更便捷的指紋識別技術可以取代密碼。最有趣的是,有14%受訪者寧願信任機械人進行「開心」手術,但只有7%的人會讓機械人替他們開個儲蓄戶口!

以今時科技,大家似乎會較放心讓機械或AI去「忠誠」而切實地執行一些標準化的既定程序,那是因為現階段還少不了人類專業人士(如醫生)的參與,而那些AI手術系統或激光剖切技術,很大程度可精確地彌補了人類的限制或不足,例如手震,但一些涉及較複雜的市場行為和決定,太精確的AI可能會弄巧反拙,例如若遵從「低PE買,高PE就沽」的邏輯,你就難以買到騰訊這隻股票。

雖然投資與博弈無疑有幾分相似之處,尤其是投資組合內每一次的資產配置就更像下棋,但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卻說AI太理性冷靜,循規蹈距,會剝奪了對弈的樂趣。那又會衍生出另一個爭議︰與很多事物一樣,人類博弈到底是重視一個不理性但「過癮」的過程,還是要求一個以理性取勝的結果?

撰文: 石老師工作室 敢批評,提意見;求共融,齊築福。
欄名: 為理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