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時代 KOL是怎樣煉成的?

發佈時間: 2017/06/07

網紅時代 KOL是怎樣煉成的?

網絡世界變化之快,令傳統廣告都要為之改變,以往由名人代言的推廣手法,今天已變成KOL(Key Opinion Leader)的天下。KOL運用他們在網絡的影響力推銷商品,成為新興市場學。但不少KOL明言,切忌虛浮誇大,要建立屬於自己的品牌,用心經營才是王道。

專欄作家黃琳:累積知識經驗創個人品牌

KOL能否一夜煉成?《晴報》專欄作家黃琳用了一年多的時間,fb專頁的粉絲由百多人增至1.8萬人,坦言過程中需要不斷自我增值,擺脫「無料到」、「模」、「寫鱔稿」等大眾眼中對KOL的負面形象,用相片和文字抓緊讀者的心,同時建立專屬的「黃琳品牌」,得出一個結論︰「不能為了麵包而出一個post」。

靚相配資訊內容 成功吸粉絲

80後的黃琳(Kate),原本是一名港聞記者,3年前毅然辭職到澳洲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回港後決定轉換新環境,到一家新聞發布機構任職媒體及受眾拓展主任,繼續留在傳媒圈。直至去年2月獲邀在報章寫專欄,分享在澳洲的遊歷,一個月後開設fb專頁,她笑言:「當時沒有想過做KOL,都是想與讀者互動多一點,開頭只有百多名粉絲,大部分都是朋友。」

Kate默默耕耘了4個月,由「可否靠傳媒人的身份,開創屬於自己一個brand?」的念頭開始,每星期出post 5次,靚相配資訊性的內容,強調「靚相固然重要,但有資訊的內容更重要,令讀者覺得不只是普通的吃喝玩樂post。」但靈感總有「乾塘」的時候,她指,閱讀成為了她最好的心靈雞湯,亦可以不斷為自己增值,旅遊書、心靈勵志等等,無形中也令她變得更踏實。

去年7月,Kate獲傳媒朋友邀請到電視台及電台接受訪問,隨後便引起廣告公司注意,找她推廣化粧品、餐廳、出席活動等,甚至獲移民公司邀請合作,在網站開設欄目供她寫稿分享澳洲資訊。雖然每次都會獲得一定的酬勞,但她表示,這些都是意料之外,「開頭是覺得很新奇,想去見識一下,從來都無想過要去做KOL賺錢」,而更令她喜出望外的,是同時帶旺了正職,獲獵頭公司、投行公關公司挖角,成功地造就了「黃琳品牌」。

副業中的副業 仍要專注正職

但Kate稱,KOL是副業中的副業,「不能為了麵包而出一個post」,目前會專注正職和專欄,日後有機會的話想出書分享澳洲的遊歷,「現在要儲足彈藥,就是知識和經驗!」

YouTuber李煒樂:網片10分鐘 剪片7個鐘

要數已上位的KOL,笑波子是其中之一。原名叫李煒樂的笑波子在YouTube憑搞笑片上位,至今上片接近1,700條,近日累積訂閱逾51萬,成為香港最紅YouTuber之一。他前年與KOL經理人公司簽約,去年剛從工程系畢業的他,順勢做全職YouTuber,「係呀,不用搵工。別人問我做甚麼工,我話拍片,分享自己生活、打機囉。」

分享生活、打機可是不少「後生仔」眼中的「筍工」,但原來絕不輕鬆。李煒樂生活顛倒,每日至少上載一條片,為配合上網黃金檔期,他通常拍片、剪片至凌晨,午後才起床活動,自己的早餐是別人的下午茶。至晚上上片,要看網民反應,接住拍片、剪片又到凌晨。周六日及假日多人上網,他要加倍上片,日子更忙碌。

他指剪片最花時間,一條10數分鐘的片段,少則要花上2、3小時,多則要6、7小時。

新手勿當全職 起步多要蝕錢

大學時開始拍片,平日愛搞笑的李煒樂,想帶歡樂給別人,拍片也走搞笑路綫。就連他頻道的名字笑波子,由來也搞笑︰「我去過新加坡讀書一年,後回流香港。香港的同學未見過膠製的新加坡紙幣,人人走來問我拿來看,於是我中學的花名就叫坡紙。」他取坡紙同音波子,前面加個笑字,成了他的網絡「寶號」。

粉絲人數節節上升,開始有品牌找他做宣傳,李煒樂笑言︰「當時都好驚訝,唔知收幾多錢,要周圍問人。」但他要平衡觀眾不喜歡廣告,他不想讓觀眾覺得「被搵笨」。

做全職拍片上網,李煒樂坦言從不容易,「新手上路就做全職很大鑊。開頭要買器材道具,一定蝕錢。直至多人睇片,有品牌間唔中找你,但也只是不蝕錢,有少少生活費,讓你繼續拍下去。」能夠把興趣轉做職業,李煒樂希望拍片到退休,將來結婚產子,大可改拍親子版笑波子。但行走網絡江湖多年,明白走紅,可以曇花一現,快來快去,「如果將來不拍片,讀工程出身的我,或者回頭做工程。」但他透露近日正籌備自己的網上商店,嘗試多開展一門事業,讓自己的路更闊。

ig愛情小說作者張芷晴:重粉絲關係被信任最開心

90後的張芷晴,現為樹仁大學3年級學生,4年前以「紙情」之名在ig(instagram)寫愛情小文,強調自己並非情場老手,但相信情人關係要用心經營,愛文字的她寫自己愛情觀,竟吸引大批粉絲,至今累積逾6萬人。因此她前年獲一間KOL經理人公司簽約合作,那時才正式成為KOL,但短短一年間,她竟先後簽了7間KOL經理人及公關公司。

芷晴解釋是要擴闊圈子,建立人脈。比同輩思想成熟的她,凡事也得為自己打算,父母離異,跟嫲嫲生活的她,早已學會自立,尤其是經濟上。

寫明廣告時間 推廣避重就輕

芷晴坦言跟隨她的粉絲,是她多年來努力經營爭取回來的。她指早前甚至有兩位粉絲為情所困想自殺,直接打電話給她,「她們以為我好大個,其實我跟她們差不多年紀。收到電話都好驚,但強作鎮定跟她們傾。」可能年紀相近,明白彼此想法,自殺風波給化解了,讓她最開心倒是粉絲對她的信任,「其實她們肯找我這個陌生人傾,是因為信任我。」

在意跟粉絲的關係,但要平衡在自己的ig有商業推廣,芷晴自有一套處理方法,「如果產品好用,會多寫點,但講明是廣告時間。若果產品不太好,就避重就輕,例如公司要我講一件衫,但我覺得不好看,就轉移重點,多寫拍拖去玩的事。」主張軟銷的公關公司也接受她的做法。

芷晴清楚中間的界綫,就是不能說假話,她坦言,網民都很精明,說明與否,他們也分得出那個post是不是廣告。

經常被人稱為KOL,芷晴又怎樣理解KOL,她想了想︰「介乎明星與普通人之間,明星跟普通人有距離,但我們可以被觸摸得到,你可以說更親民。」談到未來,她說希望透過KOL這個人氣身份成為作家,「我好想做作家出書,我好羡慕孤泣(香港網上作家),他不單止出書,還開咖啡館,這是我的夢想。」

遊戲公司創辦人屎萊姆:口碑勝過一切勿只為求財

由YouTuber到KOL,遊戲公司Play Lazy創辦人屎萊姆(Edward Slime)可謂佼佼者。他因迷上手機遊戲《神魔之塔》而開始拍片分享心得,高峰期月入6位數字,更足以支持他營運遊戲公司。但他坦言,雖然KOL是全球趨勢,「但老實講,都係正經搵份工做啦,沒有見過有人為了賺錢做YouTuber而成功。」

屎萊姆在4年前加入做YouTuber,分享打機片段,他表示,幸運地在第2個月已有收入,大約數千元,首兩年的點擊率已達80萬至100萬次,高峰期曾月入6位數字,「當然有時候1個月完全無收入。」主要收入不是來自YouTube分成,大部分是遊戲商廣告及宣傳費,他透露所得的收入足足「倒貼」遊戲公司營運3年,「今年(公司)才有錢賺。」

為賺錢做YouTuber 沒見過成功

他指現時製作要更精細和花心思,「以前拍完片即刻upload,剪都唔剪,依家要用1日時間拍、剪、做後期製作等。」至今已開設3條YouTube頻道,主打遊戲分享的訂閱人數已逾40萬人。看似已踏上成功之路,但他表示,YouTuber靠的是口碑,不能只靠拍「廣告片」瞞騙觀眾。一直以來,他都沒全職做YouTuber,更創立遊戲公司,開發手遊《勇者神域》,原因是「拍片只是興趣,我沒見過有人為賺錢做YouTuber而成功。」

撰文︰謝雅寶、部分取自iMoney

編輯︰梁偉澄

美術︰大雄

欄名: Smart Feature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