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睡眠煩惱|長期失眠增患中風心臟病風險 新一代口服藥助改善

發佈時間: 2022/03/30

疫情令不少港人身心健康受影響,有精神科醫生指,疫情下涉及失眠的新症有所增加,而長期失眠會增加患上心臟病、糖尿病及中風等風險。新一代治療失眠的口服藥可為患者改善情況,且不會產生依賴性,而治療失眠亦有不同方案,建議患者與醫生商討,按個人情況及病情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精神科專科醫生曹國柱表示,失眠並不罕見,不少人甚至因失眠感到焦慮、抑鬱;本身患有情緒病的人,也有機會因病情而導致失眠,因而構成惡性循環。

失眠一般可分為4類,第一類是難以入睡型,患者上床後需用30分鐘以上才能入睡,以焦慮症患者最常見。第二類是不能持續沉睡型,患者時睡時醒,無法進入沉睡階段。第三類是睡醒後自覺不能恢復疲勞型,就像沒睡過一樣。第四類則是過早覺醒型,患者通常比正常時間早一至兩小時醒來,醒後難再入眠,臨床上以抑鬱症患者最常見。

安眠有法↓ 點 擊 圖 片 放 大 睇 ↓

  • {{hket:inline-image name="WhatsA_600_600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330OG2-G00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330OG2-G00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330OG2-G00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330OG2-G00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330OG2-G00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330OG2-G006.jpg"}}{{/hket:inline-image}}

曹指,一星期有3晚或以上,難以入睡、難以維持睡眠、頻密醒來和醒後難入睡便為之失眠。失眠的成因分為原發性及非原發性,非原發性失眠的原因包括患精神病如抑鬱症、患有生理疾病如慢性痛症、酗酒或患睡眠失調症。

他說,有質素的睡眠對身心健康都很重要。 因睡眠階段中的非快速動眼期可增進細胞和組織 的修復,及調整消化、排毒、免疫力和心血管系統的功能;而快速動眼期可以強化記憶和復原情緒。相反,長期失眠會增加患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肌肉或骨痛、中風及癌症的風險。此外,失眠患者亦較易感到焦慮或抑鬱,睡眠不足較容易引發狂躁病、思覺失調或妄想症等。

曹續說,一種新一代治療失眠的口服處方藥物,可藉着阻斷腦中食慾素來抑制腦內的喚醒訊號,研究亦證實,該藥物可幫助患者在20分鐘內入睡、每晚睡眠時間延長多於60分鐘,即使患者半夜醒來,也能很快重新入睡。此外,臨床試驗顯示,該藥物不會令使用者產生依賴,患者中止服食後亦沒有出現「戒斷」症狀。惟部分患者服藥後,翌日或會出現嗜睡的副作用。他又指,治療失眠有多種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副作用及風險,「個別藥物未必適合所有患者,患者應與醫生商討,再按個人身體狀況、病情、承擔能力等,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35歲的Christy(化名)與同居多年的男友分手後出現抑鬱病症狀,開始出現難以入睡,或睡數小時便會醒。醫生為她處方抗抑鬱藥和新一代的安眠藥後,其失眠情況漸有好轉,情緒亦有所改善。曹指,Christy的情緒改善後,開始調整個人的作息時間,漸漸不需再服用安眠藥,可以自行入眠。

有研究顯示,年齡愈大的人,失眠情況愈多,而女性患失眠的機率亦比男性高。

食得健康|擺脫暗瘡肌 低GI+高Omega 3+橙黃深綠蔬菜幫到手,詳情即睇:【下一頁】

 

記者︰練怡蘭

責任編號:黎家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