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孟青
胡孟青

北水的反思

發佈時間: 2016/10/24

曾幾何時,幾多人、包括自己,都埋怨港元無前途,跟美元掛鈎倒不如改掛人民幣,事關自美國911恐襲後,兌地球上其他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匯指數,自120水平墜落足足十年,低位更曾見過72;與此同時,人民幣卻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配合匯改政策,經濟與滙價前後腳均享受了黃金十年好日子。惟時至今日,港元縱談不上重拾前景,只不過今日之所以風光,由始至終乃建基於內地的恐慌。

可以說在一個有趣的關係面層次,如貶值趨勢不構成內地資金,為對沖而加快分散投資及境外資金配置的話,人民幣貶值受惠之說便並不成立了。

自去年八月以來,單是經港股通流入的資金,比同期國際機構投資者流入資金多三倍。歸根究柢是內地對本身貨幣走弱所引發的憂慮所致,他們只要愈開始習慣,本港這份另類優勢就會明顯減弱。

北水效應,某程度上是幫了香港經濟、樓股俱起死回生,但亦一定程度上幫倒忙。股市有北水,沖淡了部分中國折讓因素,但物業市場為首的資產市場升溫,由掃樓,進一步蔓延至搶地,高地價及高樓價在內地相對效應下,變相被合理化起來,觀乎目前本港的內部情況,實不足以為之興奮。針無兩頭利,北水作用不應予以誇大之餘,更要反思其負面的一面吧。(本欄逢周一、三、五刊登)

撰文: 胡孟青 港媽、財經評論員
欄名: 留給囝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