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周詳規劃 保古蹟價值

發佈時間: 2017/02/21

一級歷史建築物青山紅樓最近因業主清拆圍牆及附近小屋的工程,引起公眾關注。其實在保育立場上,政府和關注團體並沒有太大分歧,反而保育古蹟的代價和公眾因而得到的利益,就更值得進一步探討。

被指為辛亥革命遺址之一的青山紅樓,無論清拆或改建,除了要按例獲批准才可動工外,若被列為暫定古蹟,就更不能進行任何工程,這與關注團體要求制止進一步破壞紅樓和比鄰的孫中山紀念碑及公園的訴求,並沒有矛盾,只要政府與業主積極溝通,相信便可解決。不過,青山紅樓與香港其他歷史建築或遺址的保育一樣,同樣面對發展的取捨問題,尤其是當涉及私人業權時,情況就更為複雜。在保育歷史建築或古蹟遺址時,社會最需要考慮兩個問題︰

一、保留古蹟有成本。獲列為古蹟,現已有其標準,如何被界定為古蹟,就要留待專家鑑定後,再作出專業判斷。但筆者更認為,一項古蹟或遺址,除可令人發思古之幽情外,還要有啟發後世學習和思考的作用,更要看保育所付出的代價。否則,中環也有不少辛亥革命遺址,如歌賦街(「四大寇」舊地)、結志街(楊衢雲故居)等,現只列入孫中山史蹟徑,可能仍不能滿足部分人士要把它們列為古蹟的要求。

有160年歷史的殖民地建築物美利樓,當年要從金鐘搬到赤柱保育,因要保留建築物原貌,無論一樑一柱、一磚一瓦都要原件拆遷,令成本大增,雖然保護了這歷史建築,但換來的只是個餐飲中心,而公眾對這類保育項目的欣賞可能還不及仿古花瓶!這與歷史保育的初衷,相差甚遠。

二、維持、活化古蹟要有計劃。港人都傾向一窩蜂「發思古之幽情」,但如何感受歷史建築或遺址所傳遞的信息,卻很視乎項目如何推廣與教育,而不是僅一塊塊的展板和簡介。

看古蹟,應與它背後的歷史故事及它與大家今天生活,甚至存在的關係一併去了解,例如宋皇台,有多少人會看到香港與北方大陸國運相連的關係,又或追憶文天祥《正氣歌》中的情操?若公眾對古蹟的歷史背景不太了解,只保留了古蹟的「形」也是白費心機。

香港自石器時代已有人居住,如大嶼山梅窩東北角等地的遺迹,這要保育不?要保育,但又如何令參觀者「承」先啟後,勇敢面對並克服當時生存的挑戰,還「傳」予後世他們(包括先民)如何適應環境,解決時代給他們的難題?這些前人的經驗和智慧,又該如何「保育」?

(本欄逢周一至五刊登)

撰文: 石老師工作室 敢批評,提意見;求共融,齊築福。
欄名: 為理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