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14%學童窮到無溫習地方

發佈時間: 2016/12/08

貧窮不但影響生活質素,更令兒童對生活愈加不滿。一項跨大學研究發現,約14%兒童未擁有合適的溫習地點,更有2成多無法為將來儲蓄,物質愈匱乏,生活滿意度愈低,但當與家人及老師關係愈緊密,滿意度則提升。有學者建議政策應多由兒童感受出發,提供更多社區支援。

嶺大、城大、中大及3所海外大學,合作研究兒童貧窮與福祉。數據收集在2014年6月至去年8月期間進行,以焦點小組訪問兒童,再以問卷調查,分析793名10至17歲本地在學兒童數據。調查列舉21項生活必需品,包括有否足夠保暖衣物、閒暇時與親友活動、補習、零用錢,了解他們認為必需品有多重要,倘屬必需卻未能擁有,即屬「匱乏」。

調查發現,逾84%的受訪兒童需合適溫習地點,卻約有14%認為「沒有,但想有」;逾62%人需參加課外活動,卻有近13%無法參加;約13%很想但無法得到零用錢,21%無法為將來作任何儲蓄。除物質生活外,兒童在校若遭受欺凌,滿意度會偏低,但當與家人及老師關係愈緊密,滿意度則愈高。

13%無零用錢 逾2成難儲蓄

城大公共政策學系助理教授劉嘉慧指,數據顯示3至4項必需品匱乏的兒童,滿意度僅3.15分,較一項物品匱乏的兒童高分,即愈匱乏愈感不滿。嶺大副校長兼比較政策講座教授莫家豪指,一般研究以家庭收入量度生活滿意度,未有從兒童角度了解貧窮狀況,認為政策不應只集中金錢支援,如兒童主觀感受欠佳,便要注意社區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