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叫買A股

發佈時間: 2016/09/20

高盛叫買A股

高盛叫超配中國股市,你跟不跟?

《參考消息網》9月15日報道有日媒稱,高盛集團12日將中國股市的投資評級提高為「超配(買入)」。理由包括,中國政府的經濟刺激措施有可能推動固定資產投資改善,企業業績正日趨穩定,以及由於美國不會急於加息,資金易於持續流入新興市場國家股市。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9月13日報道,高盛將未來一年的中國股價指數目標水平也上調了約16%。

報道稱,高盛以由主要在香港和美國等中國內地之外上市的中國企業股票構成的「MSCI中國指數」作為投資評級的標準。新目標水平為70,與9日收盤時(64.311)相比,有約9%的上漲空間。此前的目標水平為60.5。該公司2015年12月初將中國股市的投資評級下調至「標配(中性)」。

短期投資環境見改善 概念股多

高盛中國首席策略師劉勁津在報告中表示,中國經濟的結構性不均衡仍然嚴重,但短期投資環境已經改善。報告同時指出,容易受益於資金充裕的總市值巨大的金融股、大型IT股、在香港上市的高分紅收益率股,從公共投資中獲益的基礎設施概念股等很有潛力。

而《財網》就詳細地報道了劉勁津對深港通的看法。

在深港通宣布開通後,儘管港股市場已經有所反應,但海外投資者的反應卻難以捉摸,高盛董事總經理劉勁津在香港的記者會上表示,對於國際投資者來說,在深交所上市的股票的主題更多元化,包括很多TMT、電子商務、旅遊等概念不錯的代表,而這些公司的年複合增長率都達到28%,代表了「新中國經濟」的概念,但隨之而來的,是其估值也很貴,市盈率達到了35倍,而且有60%都是散戶投資者,風險也相應更難控制。

劉勁津稱,從滬港通及QFII的使用額度來看,海外投資者對上海市場的股票興趣並不算特別大,但深圳市場也許會帶來更多驚喜。目前,QFII投資者持有的前20支股票有11支在深圳上市,說明深圳市場的吸引力很大。

不過,大多數國際上機構投資者的投資套路仍舊是用基本面的情況來分析公司的估值,而深圳的市場對於這類型的投資者來說,還是比較新,所以這部分投資者可能不會很快有所行動,而是會等待時機成熟了再考慮進入這類市場,但他們對這塊市場顯然會比滬港通的時候興趣更濃。

海外投資者 對增長型基金感興趣

儘管目前內地股市還不能對冲,對於對冲基金操作上存在困難,但劉勁津認為,只要海外投資者是增長型的基金,那麼肯定會對深圳市場對股票感興趣,因為對於很多海外投資者來說,投資的市場能達到5%至10%的回報率已經很好,但是深圳卻能達到平均30%的增長,對於風險偏好型的投資者來說,這非常有吸引力。

對「南下」的資金而言,恒生指數中,不少中小企公司在深港通開通後也算正式向內地投資者開放,與香港投資者相比,內地投資者對中小股更鐘情,劉勁津認為,屆時可能兩地投資者的投資風格可能會夾雜在一起,相互影響,這是互聯互通所帶來的影響。

而從滬港通的經驗來看,很多在A股和H股上市的公司,溢價反而在滬港通開通後更加增大了,統計數據顯示,自從滬港通宣布開通後,滬深300指數漲了46%,但MSCI中國指數(MXCN)卻下跌6%,意味着A股和H股的溢價反而拉大了,高盛認為,即便深港通開通後,A股和H股的溢價也不會有所縮小。

高盛的研究報告中顯示,深港通開通後,將對不少在深圳上市的股份有利,比如大族激光(002008.SZ)、網宿科技(300017.SZ)、洋河股份(002304.SZ)、五糧液(000858.SZ)等,而對於港股來說,和諧汽車(03836.HK)、寶勝國際(03813.HK)及金隅股份(02009.HK)都值得關注。

不過,高盛認為,類似券商及交易所這樣的股份卻不值得買入,比如光大證券(601788.SH)及港交所(00388.HK)等,從過去滬港通的經驗來看,不論是券商還是交易所並沒有因為兩地互通的消息而股價大漲,深港通即便開通,也對這類股份的影響有限,而且市場已經預期到深港通的開通,市場早已反應其估值,所以應該趁機獲利離場。

自今年1月熔斷機制熔斷了A股的升勢後,上證綜指就一直在3000點下徘徊,到近日始重回3000點上。

A股由資金主導 內外互相影響

《金融界》股票有如下分析:

3000點,是中國股市的價值運行中樞。3150點至3200點區間,乃至3200點以上的區域,則是股市運行的密集套牢籌碼峰區位置,而市場要想從實質上突破此處位置,則不僅需要政策的持續發力,而且更需要市場成交量能的持續補給,逐漸激活市場的做多熱情以及做多人氣,方可讓股市走得更高更遠。

然而,對於近期的市場而言,在股市上漲的過程中,卻往往缺乏有效實質性的量能補充,而持續性的地量運行,則往往容易產生股市「縮量上漲」的格局,而這樣一種表現,也無法從本質上激活市場持續做多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場繼續上行的過程中,也逐漸接近今年1月初股市熔斷機制引發的向下跳空缺口位置區域。受此影響,在臨近上行缺口壓力之處,股市更需要有源源不斷的新增流動性補充與支持,否則股市還是不能走太遠。

或許,對於股市的突破與否,既有外部環境的間接影響,又會有市場內部環境的直接影響。

其中,從外部環境方面,美聯儲加息與否,或許影響到全球資本流動的進程,而美聯儲持續延緩加息的動作,則將會容易給全球新興資本市場帶來一個比較不錯的喘息機會,但對於美聯儲加息這一把懸掛在全球市場頭頂上的利劍而言,一天不得以真正有效地落地,則其對全球資本市場的衝擊影響,還是深遠而又持久的。

至於內部環境方面,既有深港通「通車」的強烈預期,又有如養老基金、社保基金等長期資金的加速入市預期,並逐漸為股市帶來源源不斷的新增流動性補充。

不過,從本質上來看,中國股市還是離不開以資金作為推動主導的性質。對此,高盛機構的判斷,往往具有一定的可參考性,但投資者仍不足以盲目崇拜,更應該充分結合中國股市內外部市場環境進行分析,並合理靈活地控制好自身的倉位水平。由此一來,才能夠在股市選擇變盤轉折點之際,獲得更多的投資主動權。(價值中國網)

G20會議成關鍵 中美有需要協作

以上的A股升跌動力,在過去半年大家都耳熟能詳,不見新鮮,但又為甚麼高盛會在這個時刻,來超配A股?

筆者的看法是:G20。

筆者一直很重視今次G20會議,因為今次應是G20,尤其是G2(中美)互救的會議。簡單地講是:合則互生,鬥則互死,因為我們是生活在個地球村,城門失火,定會殃及池魚。

2008年源於美國的金融危機,禍害全球,西方經濟學以為用印紙、減息就可以救到經濟,其實是錯了,印出來的銀紙,只為有辦法的欠債者填氹,但大部分平民是未能受益。利息低,只方便了有辦法的人借大錢去炒賣,你自己在這幾年中,可有辦法借到錢去炒賣?相信不多,因為各位可能跟銀行打交道不深,也的確,在風雨飄搖的大圍環境中,銀行怎會將錢借給個只填張表的人?結果就是實體經濟上不去。

要普通老百姓也得益,最直接的方法是有工做、有糧出、有薪加、樓價平,可惜不少老闆結業炒樓去,對打工仔言就是:少工做、遲出糧(以至無糧出)、無薪加、樓價貴(被炒貴了)。亦因此,每月的美國就業數據,就主宰了金融市場的命脈。

財政政策及改革 才能救經濟

今年的G20,確認了,光貨幣政策,救不了經濟,要靠財政政策(政府出錢做基建),要靠結構改革(削剩餘產能)。在G20中,能真正有資源去執行這個G20的財政政策(政府出錢做基建),怕也只有是中國,美國要做,就算能再擴增國債上限,怕也要等到明年9月後,因為美國國家預算是每年9月始,今年是奧巴馬最後一年的國家預算,臨別秋波,他能大出、大建、大搞嗎?應不成,要等到下任總統在明年9月再定新財政方案時,才可有為,這樣一來,美國要救本身經濟也有心無力,只能仍靠貨幣政策來小修小補,結果是,2017年,美國或會陷入技術性衰退,即兩季GDP增長皆負。就算不是負數,只要GDP增長在1%或以下時,而是技術性上的技術性衰退,高盛為其投資者作投資建議時,能再講投資美股?

到高盛建議超配A股,筆者的看法是:啃豬骨好過無骨啃,亦因此,不會為高盛之議,雄心萬丈,只會謂,不超配A股,你超配美股咩。當然筆者一直認為深圳股,是有「錢」途的,這留待日後談。

撰文: 石鏡泉 經濟日報副社長兼研究部主管、電台財經節目主持人
欄名: 政•經•頑石不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