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少功課.多睡覺 腦輕鬆提升學能

發佈時間: 2016/09/20

看到有最少15家小學於本年度開始減少功課量、增加趣味性活動的報道,從事30年兒童及青少年工作的心理輔導員林志霞是十分贊同的。近年的輔導工作中,她看到不少學生患上學校恐懼症,相信學生不應只是功課機器,多些休閒的時間讓腦部變得輕鬆,學習會更事半功倍。

修改功課政策的小學中,部分是增加在校做功課的時間,或減少功課量,或上午上課下午則進行各式趣味活動,共同理念是務求學生放學後不要花太多時間做功課,以輕鬆方式來享受學習的樂趣。

朋輩互幫忙

於學校舉行品德教育及從事心理輔導工作的香港愛心會創辦人林志霞,十分贊同這些學校的改革。在她所輔導的學生中因功課和學習壓力而引致情緒問題十分多,有些學生甚至在幼稚園階段時已出現情緒困擾,會哭鬧、也會恐懼上學,需要接受遊戲治療。當與問題學生的家長交談時,家長普遍都埋怨學生的功課量多,對「手腳較慢」、或有學習障礙的學生來說更是百上加斤,她說:「學生太多功課不開心,老師花時間改作業沒法理會同學的差異,其實是雙輸的局面。」她相信給予學生多點空間,讓腦部得以鬆弛,腦筋愈輕鬆學習的能力就愈高,「最重要有足夠的睡眠。」

改革中有些學校利用下午時段來進行不同的活動,希望增強學習的興趣。林志霞認為不一定需要,太多活動就如太多功課一樣,會加重學生負擔。若果活動能夠令老師有機會為能力不足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仔細了解及處理他們的學習需要,或進行活動增加學生的專注力,就能夠幫助長遠的提升學習能力。移民加拿大十年、曾於溫哥華修讀輔導學的她,看到外國流行朋輩互相幫助(Peer Helpers),她指出:「那就是讓叻的同學幫助較欠缺的同學。」朋輩之間能夠互相幫助,會有不錯的效果。

撰文:馮淑嫻(lydia.shfung@gmail.com)

攝影(部分):Lego

編輯:余敏

設計:梁政敏

您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