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嗝氣」是疾病先兆?有醫生提醒,若持續「嗝氣」或進食時難以下嚥,以至嘔吐、排黑色大便等,可能是胃潰瘍,甚至癌症。要避免胃氣脹,應調節飲食和生活習慣,如慢食和減少進食難消化食物。
中大上消化道外科主任吳國偉稱,持續胃氣脹可能是腸胃功能性疾病,如因年齡、生活壓力等致消化系統失調;胃部蠕動緩慢影響消化,令氣體積存在胃裏。另一可能是腸胃病變如潰瘍、幽門有腫瘤,甚至是胃癌。
正常進食後兩小時消失
吳稱進食後「嗝氣」屬正常,但一般在進食後兩小時便消失,因液體和固體分別在二及六小時便到達小腸。如常嗝氣而徵狀持續數周,或患上消化道疾病;若伴隨疼痛甚至嘔吐,更可能是病變先兆,例如氣體帶酸味或患上胃酸倒流。
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李玉棠指,幾乎99%胃部氣體是通過進食、說話等,將空氣帶到胃部。下食道括約肌會因神經反射放鬆,「嗝氣」排出氣體,或通往小腸再經肛門排出體外,因此不會出現「爆胃」情況。
李續指,胃部癌腫、潰瘍等會阻礙食物消化,產生「食不下嚥」感覺。除了「嗝氣」和上腹疼痛,如經常易飽、嘔吐未消化食物,甚至排出黑色大便和貧血,或屬病變先兆,應及早進行內視鏡檢查。
記者:蕭頴妍
-
「罹患紅斑狼瘡症不言棄 家人扶持 走出低谷 重現人生色彩」 |
|
-
-
消費券兼顧市民需要及成效 陳茂波︰未來數年或續減派糖 |
|
-
-
范太倡取消超區議席區議員選委 完善選舉制度 夏寶龍深圳聽意見 |
|
-
-
「職業治療個人化 提升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自理能力」 |
|
-
-
-
「迷你工作室靈活租約 有助彈性創業 疫下殺出新血路」 |
|
-
「類風濕性關節炎致進食困難 注重營養吸收 避免骨質疏鬆」 |
|
-
「註冊藥劑師推介 陳琪、麥雅緻大讚 法國天然療法保健品 預防+紓緩外感初發症狀」 |
|
-
-
「停經針」抑制卵巢功能 未停經晚期HR+/HER2-乳癌擴闊治療方案」 |
|
您也可能喜歡...
-
|
LINE FRIENDS X Philips 特別版聲波震動牙刷
|
常嗝氣恐胃潰瘍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健康 - D160104
常嗝氣恐胃潰瘍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健康
經常「嗝氣」是疾病先兆?有醫生提醒,若持續「嗝氣」或進食時難以下嚥,以至嘔吐、排黑色大便等,可能是胃潰瘍,甚至癌症。要避免胃氣脹,應調節飲食和生活習慣,如慢食和減少進食難消化食物。 中大上消化道外科主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1575425%2F%E5%B8%B8%E5%97%9D%E6%B0%A3%E6%81%90%E8%83%83%E6%BD%B0%E7%98%8D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1575425/%E5%B8%B8%E5%97%9D%E6%B0%A3%E6%81%90%E8%83%83%E6%BD%B0%E7%98%8D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1575000/1575425/iStock_000080839599_Large_20160104_L.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1575000/1575425/
生活副刊
健康
007
1575425
503
514003
生活副刊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