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嗝氣」是疾病先兆?有醫生提醒,若持續「嗝氣」或進食時難以下嚥,以至嘔吐、排黑色大便等,可能是胃潰瘍,甚至癌症。要避免胃氣脹,應調節飲食和生活習慣,如慢食和減少進食難消化食物。
中大上消化道外科主任吳國偉稱,持續胃氣脹可能是腸胃功能性疾病,如因年齡、生活壓力等致消化系統失調;胃部蠕動緩慢影響消化,令氣體積存在胃裏。另一可能是腸胃病變如潰瘍、幽門有腫瘤,甚至是胃癌。
正常進食後兩小時消失
吳稱進食後「嗝氣」屬正常,但一般在進食後兩小時便消失,因液體和固體分別在二及六小時便到達小腸。如常嗝氣而徵狀持續數周,或患上消化道疾病;若伴隨疼痛甚至嘔吐,更可能是病變先兆,例如氣體帶酸味或患上胃酸倒流。
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李玉棠指,幾乎99%胃部氣體是通過進食、說話等,將空氣帶到胃部。下食道括約肌會因神經反射放鬆,「嗝氣」排出氣體,或通往小腸再經肛門排出體外,因此不會出現「爆胃」情況。
李續指,胃部癌腫、潰瘍等會阻礙食物消化,產生「食不下嚥」感覺。除了「嗝氣」和上腹疼痛,如經常易飽、嘔吐未消化食物,甚至排出黑色大便和貧血,或屬病變先兆,應及早進行內視鏡檢查。
記者:蕭頴妍
-
落選港姐|何思懿正式加入TVB新聞部做記者 刪走IG大量性感長腿照網友嘆可惜 |
|
-
新手媽媽|餵母乳困難多 專家教新手爸一招做「神隊友」 助穩BB飲奶情緒 |
|
-
糖尿病|35歲男愛喝汽水不喝水突失明 送院證糖尿病上眼【附預防4式】 |
|
-
食用安全|原定明年8月成婚 19歲女食三文治鯁死 拆解鯁喉6類高危食物+急救方法 |
|
-
杭州亞運︳陳欣欣30年不變嘉諾仔變嘉樂佬 主持專業獲好評亞視味濃夠親切 |
|
-
借錢不還|好友以沙田居屋抵押借$500萬不還 七旬翁做好心負債纍纍陷抑鬱【附大律師意見】 |
|
-
抗衰老要及早 中年開始要進補 傳統四大天然中藥成效佳 |
|
-
-
新四高你要識 運動|飲食|定期檢查|保健品 四管齊下「穩」返健康 |
|
-
叢狀神經纖維瘤影響身心 97%望安全網引入新型藥物 |
|
-
-
-
-
您也可能喜歡...
-
Johnnie Walker × 利苑 美酒配月餅
|
常嗝氣恐胃潰瘍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健康 - D160104
常嗝氣恐胃潰瘍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健康
經常「嗝氣」是疾病先兆?有醫生提醒,若持續「嗝氣」或進食時難以下嚥,以至嘔吐、排黑色大便等,可能是胃潰瘍,甚至癌症。要避免胃氣脹,應調節飲食和生活習慣,如慢食和減少進食難消化食物。 中大上消化道外科主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1575425%2F%E5%B8%B8%E5%97%9D%E6%B0%A3%E6%81%90%E8%83%83%E6%BD%B0%E7%98%8D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1575425/常嗝氣恐胃潰瘍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1575000/1575425/iStock_000080839599_Large_20160104_L.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1575000/1575425/
生活副刊
健康
007
1575425
503
514003
生活副刊 健康
2016-01-04
常嗝氣恐胃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