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過早猜測」

發佈時間: 2016/01/05

「不應過早猜測」,是含糊其辭語言偽術的萬能key。

主打內地禁書的銅鑼灣書店,東主和店員共五人連環失蹤,有些尊貴的議員評論此事時說:事情未搞清楚前,不應過早猜測。

還記得同一批人,雨傘運動時聲言有外國勢力參與,物資源源不絕,就是有外力支持;年輕人懂得用加密通訊軟件,就是外國陰謀。整整一年過去,拿出了甚麼證據?一點也沒有。這就叫憑空猜測。

港大風雲,師生反對李國章任校委會主席,又有人說,還未委任,不要過早猜測;真的委任了,又說,還未真正工作,不要過早猜測。

很多事情,我們當然不應過早猜測,但證據有強弱,可能性有高低,積犯有前科,慣匪有行事模式。銅鑼灣書店跨境連環失蹤事件,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五,難道是巧合?難道這樣叫合法?用這一套「未有充分證據前,不應猜測」的邏輯,所有公安、國安、特警,做的任何事,就可以明正言順視而不見,因為他們行事一向詭秘,在絕大部分情況下是不公開、不承認、不否認。

好些人習慣「不應過早猜測」,沒有安全意識,缺乏警覺性;當遭人逼到牆角時,一切已經太遲;又有好些口裏不斷重複「不應過早猜測」的人,露出真面目時,根本就是一伙,金草莓男女主角,分別飾演不同角色,少來這一套。

(本欄逢周一、二刊登)

撰文: 區家麟 時空旅人,終身遊學
欄名: 風起幡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