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前新聞主播張慧慈育兒 活用心理學作引導

發佈時間: 2016/01/08

前新聞主播張慧慈,去年離開電視台節目主持崗位,與丈夫開辦幼兒課程,將應用心理學融入其中。育有一名三歲兒子的她,縱然跟丈夫滿腹心理學理論,但面對固執的小人兒,還是要靠仔細觀察加耐心引導,始能發揮所學的最大效用。

張慧慈與丈夫何偉光早於07年開辦NLP(身心語言程式學)培訓中心,她本身也是一名認可培訓師,近年主力企業培訓工作。大學時副修心理學,她將其活用在教育兒子何日楠(Ethan)身上,更慢慢興起辦幼兒教育念頭,遂於去年中開設整合兒童學習及發展中心(Integral Kids),將實用心理學融入教學活動中。

條件反射教育

張慧慈說兒子Ethan從小很「硬頸」,四個月大愛咬手指,她用了很多方法也未能令他戒掉壞習慣,小手指長期損爛,就算依醫生方法包紗布,小人兒也照樣咬爛紗布,歷時足足大半年。「用手指水的話有5%的人沒效用,當中就有他。我試過24小時後才洗手仍覺很苦,但幫他搽足四次,他居然流住淚繼續咬。你愈逼他他愈要做,我便知道不可硬鬥硬。」她教大人要了解別人的氣質才有更好的應對方法,幼兒亦然。最後她給兒子看受傷的手指照片:「讓他知道圖中的哥哥手指沒了,正是因為咬爛手指……他對視覺很敏感,每次他咬,我便說『哥哥的手指』。」這個心理學上「流口水的狗」的條件反射效果雖奏效,但也要父母掌握兒子學習模式,更要敏於觀察日常行為。

貴在真正實踐

面對硬頸小人兒,張慧慈笑道也有情緒,猶幸跟丈夫也有心理學背景,會懂得用方法冷靜,從未打罵兒子。何偉光補充:「每位孩子的氣質也不同,純粹將書本copycat,未必能應用到自己子女身上。」張慧慈也覺得就算學過再多理論,面對兒童也要不斷嘗試,始能摸索一套適合彼此的教育模式。像小朋友發脾氣要入Naughty Corner冷靜,她知兒子會用盡方式引大人注意,她便跟他在角落一起數時間,令他冷靜下來:「Trouble Two是必經過程,他未懂表達,所以發脾氣、打人,我們大人便要耐心去找背後原因。」何偉光更特別從外國訂了Anger Ball,讓兒子發脾氣時緊握軟腍腍的球發洩情緒。看似「完美」的育兒方針,其實是夫婦倆就自己的專業作出的真正實踐。

先跟工人姐姐上堂

夫婦倆在生活上實踐實用心理學育兒,所以先從習慣入手。張慧慈說:「一定要coach工人姐姐!很多人覺得我幸運,遇上兩個好姐姐。但其實她們初來我家,我已跟她們上堂,每天七至九,跟她們上廣東話班,教屋企生活習慣,和怎樣教小朋友。例如一定要講正面說話,除非很危險情況才Say No;還有教她怎樣轉移視綫:你叫小朋友不要搞風扇,他可以做甚麼?要先講原因,再給他選擇。」

撰文:羅惠儀

攝影:湯炳強

部分照片:受訪者提供

編輯:余敏

設計:梁政敏

您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