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探索孩子品格潛能 有助快樂成長

發佈時間: 2016/01/14

推動正向思維的親子教育專家張笑容,早前聯同多個行業的專業顧問,讓小朋友化身消防員、警察、護士、鑑證科及醫生五項職業人員,從體驗工作中發掘他們的品格強項。

張笑容謂小朋友平時最常見的便是醫生、消防員、警察,大人可以引導他們分享:要從事這些職業需要哪些品格特質?「如一位醫生需要醫術外,也需要同理心、愛、溝通能力,不能只看着病歷工作而把病人視如物件。而父母本身更應分享自己工作上需要的品格,可以的話不妨帶子女到工作的地方體驗。」

父母是導師

張笑容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品格導師,「父母要教孩子感恩,也要身體力行,如與子女數算每日恩典,帶領他們感受親人如祖父母的愛,以及工人姐姐、看更叔叔的幫助,說出他們的行為和值得感謝的地方,不可講一套做一套。因孩子會由你的身體語言和態度中吸收,如果父母教他們感恩,但去到餐廳稍有不滿便投訴,會令子女感到矛盾。感恩和希望等特質對幼兒期很重要,能有助小朋友長大後凡事懷抱希望去應變。例如成績不好會對自己說下次再來過,人會容易感到快樂和幸福。」

自制力優先

何謂幼兒階段最基本的品格?她認為是自制力,並舉出史丹福大學60年代著名的棉花糖實驗。「研究要求三歲小孩等待糖果,若15分鐘後忍着不吃可獲獎勵,最後有三分一的孩子成功自制;研究繼而追蹤這些孩子長大後的成就,發現能忍住不吃的學業成績較好。那粒糖對小學生來說可能是遊戲機、對中學生可能是名牌波鞋、對大學生可能是性。」她見到不少父母在兒童未發展好自制力時,讓他擁有智能電話。「自制力要刻意練習才有根基,但我常見到父母高估孩子能耐,在手機問題上太早開綠燈。自制也涉及生活習慣,例如父母們可以觀察:當叫停看電視或玩遊戲機時,他們會否很易辦到?或子女會否常忘記交功課?其實不少大人對手機也未能克制,更遑論小朋友,父母要衡量當中的必要性,以免開了頭收不回來,讓情況惡化。」

撰文:胡麗珊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余敏

設計:梁政敏

您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