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澳洲賞岩畫 認識卡卡度族人

發佈時間: 2016/01/19

澳洲原住民,現時極受政府保護,在北領地內陸,遊人不能隨意拍攝他們。早前,踏足北領地的國家公園─卡卡度(Kakadu),有機會接觸到當地原住民旳畫作。神秘的圖案,不僅記事,也蘊藏不少生活智慧。

澳洲原住民分布甚廣,單是北領地已有近百個不同部族的原住民族群,在卡卡度國家公園,卡卡度乃該處原住民中較大家族的姓氏。相傳該族人早於兩萬年前已在此聚居,目前他們仍有棲身野外的習慣,生活智慧也是代代借岩畫承傳。

岩畫多出現於大石或半露天洞穴上,卡卡度族人主要以綫條繪畫,畫得精細且附有掌印,圖像簡潔易明,外人如我也很快懂得畫中意思。導遊Jane指,這些岩畫始於原住民的童夢時代(Dreamtime),每幅畫都代表着一個人的故事,手掌如同作畫人的簽名;選擇以圖畫記事,除因為當時沒有文字,多少也是他們深信神明,認為最早的岩畫是神明的旨意,他們不過是憑感覺代筆。

就地取材 拒絕修葺

遠古時物資貧乏,原住民就地取材,以石面當畫板,將礦石磨成粉末,沾水、血液或脂肪再抹上石面,顏色只有紅褐色跟白色,偏偏沒有黑色。隨着歲月磨洗,不少岩畫經已模糊,但當地原住民從沒有修葺的念頭。他們認為修葺就等同破壞,也有可能會破壞神明的旨意……而他們也不能破壞、覆蓋別人的畫作,頂多會在前人的畫作旁創作。細心點看,不難從顏料的深淺、石面的風化程度,推斷出作畫者的前後及不同時期的創作。

岩畫的內容離不開自然與生活,有獵殺動物、自然天敵、祭典儀式等。我們大致可透過作品得知袋鼠、小袋鼠、鱷魚、烏龜等乃遠古動物,體形畫得比當時的原住民大。有學者考證過,畫中有些古生物至今仍然生存,其中一種叫閃電蟲的昆蟲(Leichhardt's Grasshopper),畫中的牠有觸覺、四肢及翅膀,略像平日所見的蚱蜢,當雷雨交加時,牠們會在某一個範圍大批出現,族人遇見牠們,便知曉風雨來襲要找地方躲避。

至於教育女生的,都跟煮食有關,從分辨植物至用火烤、水煮,長輩們會用故事方式繪畫、講解。印象至深的一幅是在Ubirr的,岩壁一列過畫了超過20種的魚類,Jane笑言這畫如同餐牌,讓長輩教育孩子們如何分辨魚類。

編輯:余運慶

設計:梁政敏

匯率:全文貨幣已兌換成港元,1澳元約兌HK$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