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玲
唐德玲

儲蓄宜短 保險宜長

發佈時間: 2015/10/09

姊妹們,如妳是買有儲蓄成分的人壽和危疾保險,有5年、10年、15年、18年和25年幾個供款期給妳選擇,妳會選哪個年期呢?在大家思考這問題時,我又給另一個問題大家想想,如是做一些定期定額的儲蓄計劃,同樣有幾個年期給妳選擇,假設又是5年、10年、15年、18年和25年,妳又會怎樣選呢?

當然,大家應已看了今日的文章標題才看內文,我這樣問其實是有點多餘了!大家就當這是一段開場白吧!

其實是早幾日有位姊妹問我,她的保險顧問替她設計了一份危疾保險建議,但卻選擇了25年供款期。她認為自己已45歲了,如25年供款,即要供到70歲。她估計自己當時已退休了,不想再拿錢供保險。她感到保險顧問這樣做有點怪,所以想問我意見。

供款期愈長 保費相應減少

「據我了解,供款期愈長,保險顧問的佣金會愈高,妳看是不是因這原因,他替我選了25年供款期?」

「妳說的也不錯,但準確來說,應是供款期愈長,保險顧問的『佣金率』愈高,但正正由於供款期長了,每年的保費也會相應減少,所以,最終無論長或短的供款期,保險顧問得到的佣金可能是差不多的,我相信,他沒有特別誘因去建議妳供較長年期的保險。」

「妳說得對,我記得他提過,如供款期攤長了,每年保費是可以降低的。如這樣說,即是妳也同意選25年?」

「大方向是應該選長一點年期,但當然,是否應選25年,妳還可跟他商量的。其實,大約十多年前,大部分保險都是終身繳款的。如果妳問我,終身繳款可能更好呢?」聽到我這樣說,Patty有點不以為然。

「終身繳款?我真不想退休之後仍然要供保險呢!」

「對呀,保險公司也明白妳(市場)的顧慮,即是大部分人心理上都不想在退休後仍然要供保險,所以,近年推出的新產品,絕大部分都是有固定供款期的,而且還提供短年期的選擇,例如5年,甚至3年。」

具槓桿作用 延長供款有優勢

「3年或5年?那每年豈不是要供很多錢?」

「妳說得對,其實,任何一個投保人去買人壽或危疾保險,保險公司都是按他/她的歲數去計算風險,然後計出需繳付的總保費。如繳款期縮短,每年要付的保費自然較多。不過,總保費會較少(不用付利息);但如繳款期延長,每年負擔的保費自然會較少,但總保費會較多(要付利息)。妳可想像,妳現在是買保險,保險的其中一個意義就是想有槓桿作用,即是以最少的錢得到最大的保障,通俗來說就是博賠。如是這樣想的話,妳說是不是應該延長供款期呢?」

「妳也說得有道理,但退休後仍然要供保險,心理上總是不舒服。」

「其實,退休後雖然沒有收入,但每個人退休時總會有一筆儲備的,所謂供保險,只不過是將一個戶口的錢,轉到另一個戶口而已!」

「可能是吧!但我想再問,如果我買的是純粹的儲蓄計劃,沒有保險成分,那又是不是應延長供款期呢?」

「這又不對了,如是儲蓄,在有能力的情況下,應盡量縮短供款期!」

「是嗎?」(待續)

tong_lydia223@yahoo.com.au

撰文: 唐德玲 作者從事理財策劃工作逾十年,並擁有認可財務策劃師資格。
欄名: 女人筆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