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社區,自有其歷史及居民的故事。早前網民選出「十大我最喜愛的沙田舊足迹」,而區內六間中學共組成11組隊伍擔任「舊足迹學生大使」,特別採訪這些舊足迹,讓市民了解沙田另一面。
獅子山扶輪社乃此次社區活動的主辦方,前社長歐陽劍偉(Patrick)自覺成長於沙田,卻不算認識這社區:「其實每區都有舊故事,現在新一代對舊事物認識更少,可能連龍華也未去過。很多事物會慢慢消失,就算仍在,也不是從前的模樣。將來如果學生有能力可以發展社區,當他們認識舊事物後,便不會說拆除便拆除……」
細聽村民故事
台山商會中學中四學生溫宇晴、羅婥瑤、劉志銓,造訪了十大之一的曾大屋,採訪原居民曾德防,他正是沙田山廈圍村(曾大屋)村公所的秘書。現年80歲的他,在油麻地出生再遷入曾大屋,直至1941年日本佔領香港,戰爭結束後他到英國讀書,92年才回流香港,於97年搬回曾大屋居住。對學生來說他正是一本活的歷史書:「屋內的家具全都被日本仔攞去燒屍……」學生問他今昔曾大屋的變遷,他說:「150年前只是很荒蕪幾條村,不過因為日本入侵,加上國內解放戰爭,令整條村人口多了。現在繁榮了,很多高樓大廈圍住,令曾大屋好像凹下去。」要數曾大屋的特色,圍牆採用了青磚,不過隨着人口增加,每戶各自加建窗戶。而他覺得四個角樓,至今仍保持百多年來的建築特色,可說是曾大屋的特別之處。屋內還有一口居民用來養魚的井,「以前無電燈,入黑一定關門不外出,因為有山賊,一定要用這口井攞水。以前的村民很多都識功夫,我太公做官,會請很多打手保護。」每夜亦有人到屋頂守望。
體驗實際保育
曾大屋現已列為一級歷史建築,外牆、祠堂等位置由政府出資維修。「最重要是屋樑,不要被白蟻蛀。」猶幸大廳內昔日木雕屏風仍然保存,讓學生能認識巧手外雕工藝。溫宇晴說:「那些木雕技巧,真的會失傳,現在保留下來,可以讓人知道它的存在。」她覺得保育這種民間藝術很重要。三位在沙田區讀書的學生,屬首次到曾大屋。羅婥瑤覺得經原居民介紹,令她知道曾大屋有過很多人的回憶。他們的通識科老師陳艷華說,課程有文物保育單元,當中談的生活素質,學生正好從活動中體驗實際保育行動。而學生打算採訪後製作曾大屋模型,展示其獨特一面。
撰文、攝影:羅惠儀
部分照片:受訪機構提供
編輯:余敏
設計:小敏
-
管家王|水喉聲似敲牆噪音 專家拆解水錘現象:舊樓低層最常見 |
|
-
33歲生日︳Coffee林芊妤收環保蛋糕罰老公扭耳仔 原來係煙幕? 勁招搖大熒幕賀壽 |
|
-
無窮盡︳葉巧琳東京拍MV遇熱浪慘遭曬傷 日日體感39度:曬燶手背同面 |
|
-
Anson Lo唔評論邊個《釀魂》演員零宣傳 團綜唔怕被開喼:我啲underwear都好靚 |
|
-
根德園幼稚園|阮浩棕對幼稚園三年後停辦感可惜 尋回舊時照回憶滿滿:想返去母校 |
|
-
另類筍工|內地招募捐糞志願者每月獲$7200補貼 僅1成合格5類人即DQ |
|
-
-
脈衝場消融術治療房顫新趨勢 手術時間短 適合年老患者 |
|
-
發放正能量 為精神健康打氣 多關懷 多鼓勵 抑鬱症不再可怕 |
|
-
捐助「愛心滿東華」免費醫療服務計劃 為貧病者重拾健康 |
|
-
心房顫動易致中風 新型薄血藥兼備「解藥」 助止血應急 |
|
-
-
對付暗瘡有竅門認清有效成份 新型藥膏助紓緩身體暗瘡 |
|
-
重踏沙田舊足迹 中學生活讀歷史 - 晴報 - 親子/教育 - 親子 - D160121
重踏沙田舊足迹 中學生活讀歷史 - 晴報 - 親子/教育 - 親子
每個社區,自有其歷史及居民的故事。早前網民選出「十大我最喜愛的沙田舊足迹」,而區內六間中學共組成11組隊伍擔任「舊足迹學生大使」,特別採訪這些舊足迹,讓市民了解沙田另一面。 獅子山扶輪社乃此次社區活動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1593092%2F%E9%87%8D%E8%B8%8F%E6%B2%99%E7%94%B0%E8%88%8A%E8%B6%B3%E8%BF%B9%20%E4%B8%AD%E5%AD%B8%E7%94%9F%E6%B4%BB%E8%AE%80%E6%AD%B7%E5%8F%B2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1593092/重踏沙田舊足迹-中學生活讀歷史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1590000/1593092/1024EJ001_20160121_L.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1590000/1593092/
親子/教育
親子
007
1593092
503
503008002
親子/教育 親子
2016-01-21
重踏沙田舊足迹-中學生活讀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