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花牌大師:社會變遷 減生存空間

發佈時間: 2016/02/05

昔日每逢有開張誌慶,總見到大紅花牌聳立的熱鬧場面,惟都巿結構改變漸扼殺業界生存空間。在行內紮根逾60年的「李炎記」,第二代掌舵人李翠蘭即將退役,她慨嘆年輕人多數「唔肯捱」,幸獲兩徒弟願接班,繼承衣缽。

花牌老店「李炎記」在1954年開業,李翠蘭自小學起已替父親寫花牌字,見證社會變遷為行業帶來的改變。她嘆謂,過去唐樓店舖開張都愛用花牌,現在卻要管理處批准,不少人嫌煩卻步,花牌業亦轉以天后誕等誕期生意為主。城巿節奏急促亦改變客人習慣,李稱以往客人會提早半年落訂,現在凡事「要等開會決定」,落單好急,令原需一周的工期縮至3日。

工具散失亦改變花牌工序,李稱具立體感的「棉花字」因費時且缺工料,現已少見,行內漸以電腦字取代手寫字。不過,她指熟客愛她手寫字有動感,嫌電腦字死板,故「李炎記」仍堅持手寫花牌。

因手痛決定退居幕後

時代廣場在2月4日起展出李翠蘭退休前的最後作品,李坦言「好唔捨得」,惟因手痛無法再用陰力寫字,才決定退居幕後任徒弟的顧問。她憶述,幼時向父親偷師,最佩服他可不打草稿製作,父親亦未因她是女兒身而有微言,反而對有人傳承手藝感開心。

李指幸兩名徒弟「肯捱」接班,又謂接下時代廣場等「新客」,並透過網絡宣傳是花牌業好開始,「多咗九龍、香港人知」便有新出路。

接班人:為傳承文化入行

「李炎記」將會加入兩名年輕接班人,34歲的黎俊霖稱,24歲已入行做搭棚工,因欲傳承文化毅然入行,目前將團隊擴大一倍至8、9人,有餘力接下工展會等「生客」生意,平均每月能做20個花牌,較過去增一倍。

他希望透過社交網向外國人宣傳花牌的文化,但認較難找新人入行,他試過因打風被消防處急召,冒雨在凌晨拆棚。雖然每月有人見工,惟願留下的年輕人很少。同樣做過2年搭棚工的26歲李嘉偉稱,「造花牌好過搭棚」,皆因有自由控制時間及設計擺位。他說過去逛街已感到元朗的花牌「好靚,好用心做」,值得保留這傳統,因此有機會便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