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繁體字

發佈時間: 2016/02/22

因為教育局諮詢文件的兩句話,繁簡之爭再起。本人有一個不愛簡體字的絕佳理由:本人的姓氏,由「區」變作「区」,非常不幸。

簡體字簡化了自己的姓氏,好好一個「品」字,變作無品,再在中心重地狠狠打了一個大交叉,小姓筆劃不算多,如此簡法,實在不明不白;簡體字的陰影,從童年開始刻在名字上,揮之不去。

撇除私心,繁體字本應該列作受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如京都奈良的唐招提寺,中國一切盛唐建築真品,早已於中原戰火中湮沒,殘垣亦不可見,卻遠在東瀛一隅,由日本人悉心保護,屹立一千二百餘年,怎不令人涕淚交流?

多少次人在旅途,在天涯海角窮鄉僻壤寫日記,總惹來奇異目光,驚嘆「這樣的字你如何學得懂?」簡化一筆,就少了一份美。每次從內地回到香港,街角招牌上的繁體字,就是城市的標記,家鄉的親切感,滲透在每個繁體字中。

繁體字珍貴,一如瀕危物種,雖未到滅絕邊緣,也應認真保護,否則有朝如盛唐的木建築,只能於鄰國一睹真迹,情何以堪。

保育常識ABC,一方面能用多用,更不能培育入侵品種,扼殺生存空間。中央集權大一統,廣東話也快要式微;教育局若資源太多,人手過剩,不如認真地保育繁體字,一千二百年後,會有人多謝你。

(本欄逢周一、二刊登)

撰文: 區家麟 時空旅人,終身遊學
欄名: 風起幡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