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供應照顧自住需求

發佈時間: 2016/03/02

穩供應照顧自住需求

香港一直備受房屋問題困擾,但那究竟是因居住、置業自住或投資的用途,還是兼具多重的考慮,新一期居屋首日申請的情況可讓大家一再深思。

與2014年底的居屋首日收到570份申請表相比,新一期居屋首日只收到90份申請表顯得反應冷淡,市民求「樓」若渴的情況不再。當然,居屋日後也可有投資價值,但在協助市民置業自住的性質上仍是明顯的,而新一期居屋首日的反應大不如前,在今時私人樓價受壓的情況下,並不令人意外。

鑑於樓市現況,有置業自住需要的居屋買家都會持觀望態度。各類數據顯示,私樓價格已連跌了幾個月,若以上一個樓市周期(從1985至1997年上漲;1998年至2003年下跌)來推斷,今次這周期正是從2004年至2015年上漲,而下跌則應會從今年開始,維持約五、六年,至2021年為止。當市場上大部分參與者都看淡,「蝕讓」、「劈價」、「淡靜」、「大跌」的聲音不絕,準買家又怎會不先觀望再入市?尤其是當九龍區約430呎以下的細單位也帶頭下跌時,更會令欲上車的首次置業者有所期待。

從居屋申請者「縮沙」可見,政府確要考慮清楚,公共資源是要為有需要人士解決居住,還是投資的問題。多年來,樓房已變自住投資二合一的「工具」,若搞不清市民究竟是單純想住,還是想自住加投資,而把全部「有需要人士」的問題混合處理,就是粗疏。自己穩坐釣魚船,樂見水漲船高,是人之常情,政府是否連這類「投資者」都要照顧?至此,社會甚或要問:政府有需要花公帑去令大部分人變成業主嗎?

若真要照顧這群買得起貴價樓的人,他們既想賺樓價升幅,又想賺住,當政府要大幅撼動樓價,以讓無殼一族受惠,但對這群業主太殘酷時,便會像中國古代「穀貴傷民,穀賤傷農」的矛盾,何況古時不少「民」同時是「農」?證諸今時香港,君不見樓市下行幾個月,已聽到不少既得利益者要求「減辣」、「撤辣」的聲音?

樓價如能穩步緩升,或維持現水平,甚至微跌,而非驟升或跌,都會是社會之福,近百萬想既住且賺的公、私樓業主,實不應再為任何私利而阻樓市朝健康方向發展。

港人真正的置業需求究竟有多大?大家不妨以沙士時普遍港人的置業意慾作參考:樓價跌一半不敢入市,但當倒升三成時又嘆上不到車,在這過程中,大家看到並要承認的是,港人普遍只視樓為投資多於住屋工具,即使不是全部,也是個重要或關鍵考慮。

香港樓不夠住確是事實,而長遠政策仍是闢地建屋—建一些只租不賣的公營房屋,至於最新那些長者與青年居所合一的共融住屋項目,只是杯水車薪,為這複雜的社會難題粉飾一下。

(本欄逢周一至五刊登)

撰文: 石老師工作室 敢批評,提意見;求共融,齊築福。
欄名: 為理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