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物流成本高 香港網購業滯後

發佈時間: 2016/03/11

現代人視手機如空氣,一秒都不能缺,在內地城巿生活尤甚,巿場調研機構iResearch提供了三項重要數據:手機網購交易額在去年第二季已超越電腦網購成主流;但在香港,由於物流成本高昂,令網購業務未能如內地一樣百花齊放。

有多年從事物流及貿易經驗的林英鴻,說起最近到上海公幹,發現忘了帶電話充電用的USB綫,當時已是午夜12時,他馬上用手機透過京東網落單購買,再以微信支付結帳。翌日下午3時,USB綫已送到他酒店前台,「內地不同香港,落街也未必找得到。」

內地公司先建倉後接單

一件十元八塊的小東西都可速遞送上門,做物流的林英鴻坦言,這在香港不可能做到。他指多年前曾接過超巿送貨生意,顧客買滿500港元才享送貨服務,因他們送貨一次的成本要20多港元,一個屋邨每天至少要30單生意才能回本。

現在香港物流成本更高,他指實力雄厚的順豐在工展會提供送貨服務,最低收費也近30港元。

物流成本高無疑令本港電商發展較慢,林英鴻認為,內地能把物流成本壓低,這跟他們的運作模式有關。內地物流業的營運者,往往會先投入大筆資金建貨倉,然後才接生意,因為已建基本設施,即使價單較低也照接,指望長期運作收益。

設專業統計系統助出貨

林英鴻曾參觀過電商天貓在蘇州的貨倉,「入面像間巨型超巿,客戶訂的貨就由貨倉直接出貨。」他參觀當日,看到百多人推着車仔在貨倉不同區域走來走去,按着每張定單執貨,然後包箱。包箱過程配合系統,計算每件貨物的體積,務求盡用每個紙箱的空間,出貨前再有職員核對定單及檢查包裝。

貨倉內執貨的全是年輕人,令林英鴻印象深刻:「他們每個人都有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記錄每個人開箱、執貨等數量,並做統計。」據了解這樣一個貨倉,每天出入貨量是140萬件。

電子支付興起 有利手機消費

除物流方便,造就內地手機消費興起的另一個因素,是電子支付系統成熟。以前林英鴻到內地公幹,總有一大堆開支發票要拿回公司記帳,現在用手機支付方便得多。以打的為例,落單時已付款,只需每月把手機交給同事,打開該軟件,付款紀錄便一目了然,不怕丟失發票,更不怕收到假銀紙。

現時內地手機支付系統由支付寶及微信支付二分天下,再加上早前正式打入內地市場的Apple Pay,推動蘋果手機成為支付工具。內地手機支付方便,相信網購的發展潛力仍然巨大。

撰文:鄭靜珊

攝影:王嘉昌、郭紫珊

(原文刊於i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