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是香港乳癌基金會的生日月份。我與創會人張淑儀醫生很早便結緣。她是我的大學同學和好友,更是醫治乳癌的聖手。當得悉她為了能幫助更多姊妹而籌備成立香港乳癌基金會時,我便義無反顧地全力支持,後來更有幸於2010年出任主席,以義工身份與她和其他有心人,一起努力推廣乳健信息。
基金會由最初只有一隊既是護士,也是乳癌康復者的義工,協助處理基金會的日常事務,到成立香港乳癌資料庫及乳健中心,再到去年舉辦一系列活動紀念創會服務十周年,每個重要時刻,都少不了一眾義工和支持者在幕前幕後默默耕耘。他們秉持着提高市民對乳癌的關注理念,希望讓每個人都能積極維護自己的健康。須知道乳癌是香港婦女的「頭號癌症」,每17位香港婦女中,就有一人有機會患上乳癌。平均每日都最少有一位乳癌患者去世!
但時至今日,仍有部分人認為乳癌與己無關,又或雖然知道乳癌在港很常見,卻沒把知識化作行動,定期作乳房檢查。基金會的工作目標,就是透過乳健教育、患者支援、研究及倡議這三個方向,使更多人對乳癌有正確認識,並採取適當的措施及早預防。
踏入第11個服務年頭,基金會正積極展開在牛池灣開設九龍中心的計劃。統計數據顯示,九龍和新界確診晚期乳癌的婦女,個案比率較港島區的婦女為高。香港乳癌基金會致力收窄不同社會界別婦女得到乳癌防治服務的差異,故在九龍開設中心,為婦女提供更殷切的服務。基金會一路走來,一步一腳印踏實地往前進。路途上全賴各方友好的無私付出。我們會繼續推展各項工作,期待你也能參與。
(本欄逢周二刊登)
撰文:
霍何綺華
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
欄名: 乳過天晴
-
-
-
老婆關宛珊4月生B Patrick Sir預告:當剪綵咁剪臍帶 |
|
-
-
-
-
「職業治療個人化 提升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自理能力」 |
|
-
-
-
「迷你工作室靈活租約 有助彈性創業 疫下殺出新血路」 |
|
-
「類風濕性關節炎致進食困難 注重營養吸收 避免骨質疏鬆」 |
|
-
「註冊藥劑師推介 陳琪、麥雅緻大讚 法國天然療法保健品 預防+紓緩外感初發症狀」 |
|
-
-
「停經針」抑制卵巢功能 未停經晚期HR+/HER2-乳癌擴闊治療方案」 |
|
延續關愛乳健使命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健康 - D160315
晴報,霍何綺華,乳過天晴,生活副刊
延續關愛乳健使命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健康
三月是香港乳癌基金會的生日月份。我與創會人張淑儀醫生很早便結緣。她是我的大學同學和好友,更是醫治乳癌的聖手。當得悉她為了能幫助更多姊妹而籌備成立香港乳癌基金會時,我便義無反顧地全力支持,後來更有幸於2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1596726%2F%E5%BB%B6%E7%BA%8C%E9%97%9C%E6%84%9B%E4%B9%B3%E5%81%A5%E4%BD%BF%E5%91%BD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1596726/%E5%BB%B6%E7%BA%8C%E9%97%9C%E6%84%9B%E4%B9%B3%E5%81%A5%E4%BD%BF%E5%91%BD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seo/503.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1595000/1596726/
生活副刊
健康
007
1596726
503
514003
生活副刊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