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幼童除痣 風險高

發佈時間: 2016/03/16

胎痣長在臉上,或會遭人取笑為「鍾無艷」、「花面貓」,有家長為怕子女被標籤,提倡「愈早除痣愈好」。但皮膚科專科醫生指,若僅為改善外觀,不宜替稚童除痣,尤其5歲以下須作全身麻醉,倍添風險。

為免子女遭友儕取笑,不少家長認為在幼稚園入學前除痣最好,甚至誤會稚童復元力較高,除痣後更易痊癒。但皮膚科專科醫生史泰祖指,2、3歲孩童復元力與7、8歲兒童無分別,且因怕孩子亂動,5歲前進行除痣手術需要全身麻醉,風險較高;相反,5歲後孩子較易受控,只需作局部麻醉便可進行手術。

皮膚較薄 術後易感染

他稱,除非痣出現流血、發炎或確診有病變,否則不建議僅為改善外觀而提前做手術。

此外,皮膚科專科醫生馮偉傑指,稚童皮膚較薄且敏感,部分除痣手術術後會有創口,「細路仔會爬地,亦好難控制佢哋不抓癢」,故感染風險較高。

至於除痣方法亦要留神。馮偉傑稱,要消除不同顏色的斑及痣,一般會用激光。但史泰祖提醒若想消除癌變風險,做激光及彩光未必適合,因術後仍會有組織殘留在皮膚,「要成個割先可減低風險」。史續指,先天性黑痣比後天出現的黑痣有較高癌變風險,且年紀愈大病變風險愈高,建議可在15歲前切除。

記者:脫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