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媽媽親筆信 打動抑鬱女

發佈時間: 2016/03/17

大學生活不似預期,令不少人感迷惘。阿May是過來人,她升大學後感到很大壓力,後來更患抑鬱症,多次企圖自殺。直至見到家人傷心,並獲媽媽寫信安慰,承諾陪伴及支持她,才漸漸振作。她勉勵年輕人不要在壓力來源下打轉,應嘗試尋求協助。

「原以為大學會較自由,壓力較少,可選喜歡的科,但(現實)與理想的U-life(大學生活)差很遠」。阿May(化名)在中學時與同學、老師關係密切,升大學後,因太多同學一起上課,難識新朋友,誠邀同學食下午茶,他們亦以溫書拒絕。

理想大學生活 與現實有距離

她說,連中學蜜友都不明白自己,傾訴時只聽到:「我都是這樣,沒甚麼大不了」,令她心情更差。整整1個多月睡不到、吃不下,甚至不想上課,但不想家人擔心、怕被「問三問四」而留在宿舍,惟宿友無意識到她有問題。她在臉書貼文表示情緒低落,朋友只簡單留言:「Support(支持)」。

後來她向大學輔導人員求助,求醫證實患上抑鬱症,更企圖跳樓及服藥自殺,需停學休養:「當時不會向好的方面想,只知不開心,甚麼都不想理。」

由於媽媽曾因病長期臥床,爸爸忙着工作,以往一家人甚少溝通。她患病後,家人全天候陪伴,甚至目睹她企圖自殺的一幕,May說:「手上已拿着藥,但家人發現阻止……他們哭,我未做他們已不開心。」

「我一直在你身邊」

後來媽媽寫信給她,信中說:「無論你經歷甚麼,我一直在你身邊,做到的都會盡力陪你做」。她深受感動,開始用文字向媽媽坦承內心感受。

阿May指,在休養期間心情起伏,間中會有尋死的念頭,但尋死的衝動只是一剎那,只要有人在身邊陪伴個多小時,危機就會大減。她形容復課後環境並沒有變,但調整了心態。

阿May認為,家人、校方太着緊成績,或令子女無時間及空間思考、放鬆。提醒大家別在壓力來源下打轉,應花時間做想做的事,嘗試踏出第一步,找有正能量的朋友傾訴、參加學會認識新朋友。學校亦應增加宣傳,將輔導中心設在當眼的位置,方便同學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