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資深攝影師 推廣魚菜共生

發佈時間: 2016/03/18

半退休的資深攝影家孫樹坤,成功在家中後園試行「魚菜共生」後,邊養魚,邊種菜,兩者均茁壯成長,去年他更將「基地」搬到大澳,建立魚菜科學園。

充滿智慧的「魚菜共生」,是可持續生產的環保生態農業,歐美、澳洲、台灣等地流行多年,利用魚的排洩物透過微生物分解,為植物提供養分,經陶珠淨化,水經過濾水器流回魚缸,兩者看似獨立運作,卻可形成一個魚幫菜、菜幫魚的互惠互利良性循環。

實驗多次方掌握技巧

曾任香港攝影記者協會主席、香港國際攝影節策展人的孫樹坤,兩年前與友人到美、台取經,學習魚菜共生的理論及實踐,年前花近萬元在家中200呎的後園建立魚菜共生系統,「其實邊養魚、邊種菜,看似簡單,但還要結合生物、植物、工程科技等知識,要實驗多次才掌握到技巧。」

去年他跟友人合資20萬元在大澳吉慶街租下3,000呎土地,一手一腳築起溫室,設有魚缸、植物盆、濾水器、大型水箱等,「因為澳洲寶石魚營養值高,排洩物亦然,所以最初養有100條,但早前天氣凍,飼養經驗不足,現時只剩下20多條。」孫樹坤坦言很心痛,一月的寒潮亦令菜棚上將近收成的番茄凍壞。

望推廣到不同社區

短短9個月,魚菜科學園內已種有10多種蔬菜及香草。魚菜共生也能慰藉他人的心靈。身兼大學講師的孫樹坤推行水耕同時亦不忘教學,「現時已教識近10名大澳村內的婆婆打理蔬菜、餵魚,有收成時可拿回家吃,足夠她們開心大半天。」他希望長遠推廣至本港不同社區,讓更多人認識魚菜共生。

城市農夫 網上偷師

孫樹坤指愈來愈多港人希望一嘗「城市農夫」滋味,在網上「偷師」,在家建小花園,「其實好多人學完就會『中招』,最好買台灣鱸魚糧,魚才會肥。」孫說數百元已可實現當「農夫」願望,只需買下魚缸、植物盆、濾水器、氣泵。他下月將設課堂,市民逢周末可報名參與一天課程,初步定價每堂600元。

記者:李盛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