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怪獸家長 逼出無動力青年

發佈時間: 2016/07/25

踏入暑假,不少學生為新學年裝備自己。然而有部分學生卻不堪學業壓力,返學等放學、選科無方向,令社會出現一群「低動機青年」。部分求助個案更來自名校及中產家庭,有港島名校全級出現低動機「集體效應」,專家指怪獸家長是其中一個元兇。

名校競爭激烈,註冊輔導心理學家張燕鈴說,曾有港島名校的老師求助指,全級中三學生都出現低動機徵狀,問他們選科意向,學生答不出,連個人強項都語塞,恍如「集體效應」。

教體育父責學生 子以為被罵

面對學生的無助感,張分析是社會鼓吹成績導向,一般水平或以下的學生累積挫敗感,就會放棄自己,在名校中亦助長互相比較的風氣:「即使考第一的學生,都只是家長及老師逼出來的產物,其學習動機偏低。」

家長的言行是子女無形的壓力,20歲的子源(化名)在前年文憑試考10分後,修讀體育系副學士,曾想當體育老師的他,因覺無能力應付,理想漸遠去,最終更因成績不達標被踢出校。其父是中學體育教師,有大學程度;子源憶述爸爸曾責備學生懶散,覺得是間接批評他,故累積挫敗感。

「最嚴重是,我連收退學信都無反應,持續3個月夜晚打機、睡覺至自然醒。」直至爸爸去年帶他接受輔導治療,情況才改善,現時正做兼職。

考97分母仍不滿 女兒厭讀書

即使小學生亦會出現低動機徵狀,張燕鈴指,從事人力資源的女高層,對女兒管教嚴厲。一次女兒考獲97分,未獲滿分而觸動了媽媽的神經,除回校投訴,又監視女兒做功課,「因逼得太緊,母女開始有衝突,女兒亦開始對讀書生厭。」她建議家長與子女保持正向溝通,避免用否定句,及多發掘子女優點,肯定其能力。

張燕鈴專門研究青年生涯規劃,低動機青年是她常接觸的個案,「在學青年出現低動機的徵狀較明顯,特別是常遲到早退,又欠交功課,甚至會問點解要上學、返學等放學。」

職場也有個案 感上班無意義

即使是在職或已婚人士都有機會出現低動機徵狀。張燕鈴指,有女大學生讀文科出身,但礙於出路窄,決定選修會計,畢業後到銀行工作時,開始感到上班無意義,又會大鬧客人,曾在工作間突然暈倒。

輔導員介入後,才知她對設計品牌有興趣,但自覺沒能力;4個月的輔導令她挽回信心,嘗試踏出第一步,在網上售賣自製珠鏈,逐步恢復動力;張形容這是突發性的低動機個案,即使是高學歷,亦會對經濟、工作不滿足而影響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