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墟文化持續 閱讀風氣難盛

發佈時間: 2016/07/20

趁墟文化持續 閱讀風氣難盛

香港書展開鑼,書展既已變成一個「文化墟期」,故用「開鑼」並沒有錯,去年本欄早已指出,社會不宜簡單以書展的人流和銷售額去判定香港的閱讀甚至文化風氣的盛與衰,否則便是捉錯用神。

作為本地文化及印刷商品的展銷活動,多年來香港書展無論從展場面積、參展商數目、入場人次、銷售額等去衡量,成績都有目共睹。即使今時經濟稍遜,書展作為暑期城中一大「文化盛事」,展銷成績也應不會太差。因為既然有眾多市民到場參觀,入場人次能否如往年破百萬之數,或只有99.99萬人次,已不太重要,何況過去也有不少參展商投訴「旺丁不旺財」?社會可能更應關注的是,一個辦得如此有聲有色的「文化商品展銷會」是否能真正推動本地閱讀文化,造就整個社會「愛讀書」的風氣。

香港閱讀風氣在兩岸三地的華人社會中最為薄弱,港人去公共圖書館的次數正逐年遞減,由5年前每人每年平均5.9次,減至目前的4.8次,即每人每年去少了1次;同時,總借書量也由5年前的5,545萬本,減至去年的4,919萬本,少借了逾600萬本,而今年首4個月的借書量已續跌。

當然,買了、借了書都不等如看了書;去了書展更不等如看了書,而且買的、借的,看的是甚麼種類的書,對真正推動閱讀風氣的文化作用,也有待探討。但無論如何,開卷有益這道理,在重視知識的社會,還是歷久常新。

今時書籍雖已不是唯一的知識來源,印刷書刊及媒體亦正面對新世代媒體的挑戰,但它仍有作為文化和知識載體的時代使命和意義,不少人仍喜愛書能夠給予翻揭和摩挲那種獨特的閱讀體驗。

書展是城中盛事,也將是近日「打卡」熱點,很多人會視它為潮流文化的icon和好去處。這種嘉年華式的推廣和包裝,的確可吸引愈來愈多人去趁墟,無可厚非,就像有書店只是個以閱讀和書籍為主題的文化百貨商場而已,今時香港真正愛閱讀、願意看書、肯花錢買書的,又有幾人?

因此,大家看到書展場面「墟冚」,不必視為閱讀風氣盛;看到人流稍減,同樣不必大驚小怪,慨嘆讀書風氣轉弱。至於個別參展商銷售額的升跌,更不足說明本地閱讀、文化的任何現象,因為今時本地最熱銷的,似乎還是旅遊類別的書。

若去了書展「打卡」、買了幾本特價書而沒有看書的話,都不會令你有任何文化或知識上的提升或增潤,大家不如問下自己:過去一年,買過多少本書,看了多少本書,從書中有甚麼領悟?再問下自己:為人父母,除教科書、補充練習之外,買過多少本書給子女,或曾為他們借過幾多本書?

(本欄逢周一至五刊登)

撰文: 石老師工作室 敢批評,提意見;求共融,齊築福。
欄名: 為理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