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港珠澳大橋效應 港人熱炒珠海橫琴樓

發佈時間: 2016/07/08

連接香港、澳門及珠海的港珠澳大橋的澳門及珠海段已合龍,有港人看準大橋對岸的珠海、橫琴帶來新機,近年積極部署入巿,新發展的珠海西區斗門、金灣等樓盤,100萬港元有交易,其「平易近人」起步價,近年已成為港人物業投資的熱門地。本刊記者實地直擊橫琴、珠海樓有幾抵買?前景有幾好?投資者應如何部署?

400萬人仔入場 配套未到位

記者先去橫琴實地視察,甫步出橫琴口岸,即有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有點荒蕪,既沒有地鐵,巴士班次也不頻密。記者要去的樓盤叫「K2荔枝灣」,據知樓盤在2014年開售至今賣出超過2,000多伙,新一期單位近日開售,平均每平方米逾4萬元,入場費最少400萬元。

記者問銷售人員屋苑是否設有接駁巴士連接口岸、附近會否有超市等設施滿足生活需要時,銷售人員都只是冷冷拋下一句「沒有!」屋苑以自設「貴族小學、幼稚園」作賣點之一,當問到將會由甚麼辦學團體負責營運,走甚麼學制等問題,銷售人員再次不耐煩地表示:「房子都在建,最早也要2018年交樓,很多規劃沒那麼遠!」

記者碰了一鼻子灰後,轉戰附近「華發首府」,挾着珠海市地王者銜頭,售樓處同樣空空如也,但銷售人員則稱:「樓價每推出新一期都在漲,一年基本升值5%,港珠澳大橋通車後,8萬元(每平)肯定沒問題!」

記者參觀樣辦房,儘管用料講究,但感覺單位侷促,看來實用率只有七、八成。

根據報價單顯示,目前一個120平米,三房兩廳高層單位約售507萬元,按港人買家可承造七成按揭為例,25年還款期,月供逾2萬元。每月能供2萬元,港人會否買橫琴?

樓價升幅慢 考驗持貨力

港人林太和丈夫去年去過橫琴睇樓,並於4年前開始「進擊」內地樓巿,以百多萬元買入前海側、屬寶安的一手住宅單位,去年見深圳樓價急升,立即把單位賣掉,賺了一倍。想「翻尋味」再買深圳樓,發現樓價高不可攀,於是想轉戰橫琴。

今年年初二人落錘買珠海拱北一個110平方米的二手住宅單位,樓齡約10年,未計稅買入價286萬元,約六成按揭,每月供款約1萬元,出租月收4,000元。現時該單位樓價已升了約8%,約308萬元。珠海樓價升得慢,不似深圳或橫琴的爆升快賺,但林先生坦言,珠海巿樓價起步價低,上升空間更大,值博率相對比橫琴和深圳樓高。

教路港人北上投資物業的「一巴仙培訓學院」業務策劃總監李海文,推薦港人投資入場費「平易近人」的斗門樓,「中央在珠海投放了很多錢打通道路網絡,目前有幾十間世界500強公司進來,經濟起自然吸引更多人來珠海發展,住屋需求也會跟上;其中斗門最厲害,未來有南方電影城,以後衣食住行都可在區內解決,居民不需要再出城區(即香洲區)。」

位處斗門區白蕉路的「香海彼岸」是時代地產(01233)在珠海西區其中一個項目,李海文去年中以每平方米9,500元入手一個95平方米的單位,相隔一年,近日開售的第三期均價已升至每平方米1.35萬元,足見確有升值潛力。

內地經濟下行 樓市泡沫浮現恐調整

同屬珠海,但因為橫琴劃為新區,有國家政策扶持,是「贏在起跑綫」,其一手樓樓價達每平方米4萬元,有指此價是期望價,預支了未來幾年的升值。至於珠海其他地方,升幅較慢,現時珠海巿一手樓每平方米約3萬元,比橫琴差1萬元,但兩地距離車程僅半小時。是橫琴樓價有泡沫?抑或珠海樓價太穩打?

資產評估顧問公司威格斯的董事總經理何繼光指,澳門近年不想單靠賭業,也想發展其他文化產業,但本身土地不多,橫琴正好補缺。

幾年前橫琴起步時,正遇上2013、2014年內地大批資金進入樓巿,橫琴概念隨即炒起,「谷起」當地樓價,他坦言「有少少泡沫現象」,但估計今年將有所調整,「如果港珠澳大橋遲遲未開通,可能因而拖慢其他建設,到時橫琴樓的調整幅度可能較大。」另一個因素是內地經濟下行中,而橫琴對許多國內投資者並非首選項目,如果有人需要套現,可能會選擇沽橫琴樓,「內地人佔橫琴樓業主兩至三成,如果他們拋售,可能觸發跌勢。」

何繼光指,珠海樓在過去10年有升值,每年有10%增長,近幾年因港珠澳大橋效應,多升一點點,他解釋慢升原因,「其實整個廣東省,除了深圳外,樓價都不會升得太快,因為供應多。」數據顯示,至今年3月珠海樓的庫存量約為206萬平方米,大約7至8個月可完全消化,但當不斷有新樓落成,樓價就難推上去。

供應量多 樓價難大升

因此他提醒有意投資斗門、金灣一帶新樓的港人,這些地區離巿中心較偏遠,單位較難租出,加上附近不斷有新樓落成,其升值能力未必很高。

何繼光直言:「論升值力,澳門較高,因為它的經濟活動較強;其次是珠海,最後才是橫琴,因為要等一段時間才發展起來。」他補充,珠海樓價每平方米約2萬至3萬元,上升空間比橫琴樓大,相反橫琴現時每平方米要4萬元,再升10%或20%的話就難消化,而且它的發展前景未必及深圳前海,因此未必能像前海樓價一樣,以倍數翻升。

撰文:羅嘉倩、鄭靜珊

攝影:王嘉昌、梁健騰

(原文刊於i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