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來,又是捉蟹旺季。六、七月藍花蟹肥美,每斤市值逾百元,吸引「獵食者」虎視眈眈。惟不少捉蟹者忽視安全裝備,易被垃圾漁網纏腳絆倒,或不諳泳術遭水流扯往水深處,隨時一命嗚呼。
每逢夏天都是水上活動愛好者出動的時候,本報在多個潛水及釣魚fb群組,發現有愛好者貼圖分享捕魚及捉蟹收穫,部分人留言探問何處多蟹捉或擬組團出動。
海世界潛水教練鍾新華指,六月是蟹季開始,蟹多於黃昏後覓食,不少人會徒手夜潛或間水出海捉蟹,但忽略危險性。
只穿拖鞋 易被蠔殼鎅傷
「有些人只戴潛水鏡及電筒,但海底有許多垃圾,例如漁民棄掉的漁網及尼龍繩,易纏着手腳。潛落水一兩分鐘,被垃圾纏住上唔到嚟就出事!」鍾新華指六至八月漲潮厲害,升漲有1至1.5米變化,但部分人的泳術一般,如果不知不覺游往深水處,易因體力透支而遇溺。
鍾新華坦言,出事者往往因為首一兩次有蟹獲,以為捉蟹輕易及覺得有滿足感,忘掉背後危險。
而部分蟹價值高及好吃,也是捉蟹者心動原因。「端午節後尤以藍花蟹長得肥美,部分大如手掌,三隻已有一斤重,在街市買也要逾百元。」
香港技術潛水總會主席李克強指,每年六月果洲群島常有盲蟹(又名漁民三寶之一)出沒,附近石灘常有人浮潛捉蟹。「部分人只穿拖鞋,連保護靴及潛水衫都無,好易被蠔殼鎅傷。」而入黑後難看清地勢,李克強宜在建議白天先了解水流及地勢等才出動。
2013年暑假便有男子跟友人到大埔汀角路布心排徒手潛水及捉蟹,疑被淤泥啜腳而遇溺死亡。大埔區議員劉志成指,近半個月三門仔沙欄及布心排,時有三五成群浮潛拾螺及捉蟹,惟人數不算多。
去年40人遇溺亡
根據消防處資料,去年接獲81宗遇溺個案,較前年減18宗,當中有40人喪生。
-
居住問題|住舊式公屋2人單位 母親向親戚借錢湊300萬首期欲買樓 港女:打算畢業後同阿媽一齊供 |
|
-
《大整蠱》下周開播│預告片曝光近百位藝人被整蠱 主持陸永:其實整蠱咗Do姐… |
|
-
忘恩負義|25歲非洲女戀上出差中國男 同居懷孕後遭拋棄公開尋人盼負責 |
|
-
生日遇腸胃炎│麥大力靠綜藝節目廣東話大進步 處男下海拍劇演富二代努力拼音 |
|
-
公屋裝修︳一家三口分居多年派320呎公屋 20萬裝修改造夢幻粉紅廚房 |
|
-
醫療事故|瑪麗醫院「換錯膝頭」 女病人右膝誤植左膝專用關節 |
|
-
-
-
-
-
又到回南天!點樣唔俾潮濕及霉菌入屋? 要靠『抽濕、乾衣、空氣淨化』全面抵抗 |
|
-
「職業治療個人化 提升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自理能力」 |
|
-
-
您也可能喜歡...
-
染疫夫婦長假3度飯聚 5親戚中招 女發病逛DONKI 父有病徵照揸小巴
|
-
16歲起可打疫苗 下周五接受預約 接種中心運作至9月底
|
-
八達通倡效交津 拍卡領取$5000消費券 增值超$3000上限 可分期領取
|
-
林鄭:維護國安人人有責 全民國安教育日 多校辦升旗禮
|
-
兩大超市貨品 疫市加價1.9% 罐頭食物按年升近2成
|
徒手夜潛捉蟹 裝備不足隨時喪命 - 晴報 - 港聞 - 新聞頭條 - D160624
徒手夜潛捉蟹 裝備不足隨時喪命 - 晴報 - 港聞 - 新聞頭條
夏天到來,又是捉蟹旺季。六、七月藍花蟹肥美,每斤市值逾百元,吸引「獵食者」虎視眈眈。惟不少捉蟹者忽視安全裝備,易被垃圾漁網纏腳絆倒,或不諳泳術遭水流扯往水深處,隨時一命嗚呼。 每逢夏天都是水上活動愛好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1603079%2F%E5%BE%92%E6%89%8B%E5%A4%9C%E6%BD%9B%E6%8D%89%E8%9F%B9%20%E8%A3%9D%E5%82%99%E4%B8%8D%E8%B6%B3%E9%9A%A8%E6%99%82%E5%96%AA%E5%91%BD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1603079/%E5%BE%92%E6%89%8B%E5%A4%9C%E6%BD%9B%E6%8D%89%E8%9F%B9%20%E8%A3%9D%E5%82%99%E4%B8%8D%E8%B6%B3%E9%9A%A8%E6%99%82%E5%96%AA%E5%91%BD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1600000/1603079/crabs008_A_20160624_L.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1600000/1603079/
港聞
新聞頭條
007
1603079
503
503001002
港聞 新聞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