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有很多方法,但要達到效果,談何容易!
無論孩子是甚麼年齡,都是獨立個體。管教不是要脅、操控,更不宜以剝奪他們的基本權利(安全、溫飽)作懲罰手段。對孩子的管教是因為愛,氣在心頭時不宜施加懲罰,因為憤怒會蓋過愛,未必能作出恰當決定。
從電視節目所見,日本人喜歡用特殊方法教育孩子,訓練其成才。田野岡大和的個案便很值得探討。七歲的大和用石頭砸路邊的汽車和行人,屢勸不改。於是父母以到森林摘野菜為名,半路把頑童留下。原以為唬嚇他一下,但折返時卻發現男童真的失蹤了。經大批警力搜尋七天後,最終尋回。幸好尋回時他身體狀況正常。
大和父母的教子方法有效嗎?一般而言,幼童會模仿大人的行為,成年人的舉動如一面鏡子,他們會有樣學樣。所以,一直以來都認為最有效的管教,是父母師長的身教。
如果孩子不受教,犯錯了,承擔後果固然是施教的方法之一,旨在讓他知對錯。但懲罰要評估孩子的承受能力,不宜過分,令孩子失去安全感。恐懼中,幼小的心靈不可能有真正的反思。以田野岡大和一事為例,他除了記得被父母遺棄之外,能因此而明白不要用石頭砸別人嗎?而且父母最終要為「製造麻煩」而向社會道歉,甚至可能被控疏忽罪。父母在這事件上肯定是「錯了」,頑童看在眼裏,會有何省思及感受呢?
這對父母的奇招,非但超越了孩子的承受力,當中更含有欠缺道理的暴戾成分(遺棄行為)。如此一來,管教手段已失效。這個案可細味之處不少,值得年輕父母參考。
(本欄逢周四刊登)
email:ylchoi@teachersdf.hk
撰文:
蔡若蓮
資深教育工作者、港媽校長、熱心義工。email ︰ ylchoi@teachersdf.hk
欄名: 港媽校長
-
疫下困境|8成單身基層租戶失業 逾6成人積蓄少於3個月 |
|
-
二月廿九│吳海昕穿越成癮演女醫生跨時空醫病 現場同專業醫生對戲大嗌好有趣 |
|
-
新冠肺炎|醫院群組增至15宗 5000人居家隔離 台灣桃園市大消毒 |
|
-
新冠肺炎|捷克訓練偵測新冠病毒狗隻 準確率高達95% |
|
-
禁足令|袁國勇指封區難取平衡 過早遭批擾民 太遲被指後知後覺 |
|
-
零售寒冬|上半年零售市道趨悲觀 協會料較正常水平跌2至3成 |
|
-
「職業治療個人化 提升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自理能力」 |
|
-
-
-
「迷你工作室靈活租約 有助彈性創業 疫下殺出新血路」 |
|
-
「類風濕性關節炎致進食困難 注重營養吸收 避免骨質疏鬆」 |
|
-
「註冊藥劑師推介 陳琪、麥雅緻大讚 法國天然療法保健品 預防+紓緩外感初發症狀」 |
|
-
-
「停經針」抑制卵巢功能 未停經晚期HR+/HER2-乳癌擴闊治療方案」 |
|
您也可能喜歡...
-
佐敦疫區解封 7000人檢出13確診 470戶失聯 專家估算「走甩」3000人
|
-
「陰轉陽」事件 專家指非檢測欠準 發病多日始採樣 患者病毒量極低
|
-
倘下月未有科興數據 專家:港或需另尋滅活疫苗 兩藥廠供歐量減 亞洲影響未知
|
-
新春留港消費增 年糕銷情疫市升2成 商家折扣加碼吸客
|
-
海洋公園無暇等旅業復甦 劉鳴煒:新營運模式回歸初心
|
懲罰的分寸 - 晴報 - 港聞 - 新聞 - D160616
晴報,蔡若蓮,港媽校長,港聞
懲罰的分寸 - 晴報 - 港聞 - 新聞
管教孩子有很多方法,但要達到效果,談何容易! 無論孩子是甚麼年齡,都是獨立個體。管教不是要脅、操控,更不宜以剝奪他們的基本權利(安全、溫飽)作懲罰手段。對孩子的管教是因為愛,氣在心頭時不宜施加懲罰,因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1603751%2F%E6%87%B2%E7%BD%B0%E7%9A%84%E5%88%86%E5%AF%B8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1603751/%E6%87%B2%E7%BD%B0%E7%9A%84%E5%88%86%E5%AF%B8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seo/503.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1600000/1603751/
港聞
新聞
007
1603751
503
503001004
港聞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