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何綺華博士
霍何綺華博士

多元知識 協作治療

發佈時間: 2016/05/10

為協助姊妹們正面積極地踏上抗癌和康復之路,基金會定期舉辦各類講座,讓姊妹獲取多元化資訊。就如先前舉辦的中醫講座,講解補虛兼施和戒口之道,為治療後的姊妹提供調理養生的選擇。

醫師指從中醫角度,癌細胞掠奪營養,令患者「虛上加虛」,故患者在手術及化療後進補,能補充營養和提升免疫力。手術導致氣虛和血虛,調理方法應以補氣益精、補腎養血為主(如黃精、北芪等);化療後的脫髮問題源於肝腎虧虛,治理可考慮以滋補肝腎之藥材(如杞子、蜜棗等)製作湯膳。

飲食習慣與腫瘤的發生有一定關係,故需戒口。至於戒吃甚麼,則視乎脾胃功能的強弱及病情的寒熱虛實。中醫指「發物」可誘發疾病或加重病情的食物,包括高脂、高激素食品(如燕窩、雪蛤膏等)可免則免。

惟曾有個案顯示,有患者因懼怕化療副作用(如消瘦、食慾不振等)而選擇以中醫醫治乳癌,卻出現癌細胞轉移至其他內臟的情況,終須以西醫化療、HER2藥及切除手術等應對癌症,化驗報告證實癌細胞全消滅了,預計日後復發率減少。

美國臨床腫瘤雜誌曾刊文指部分通用的中草藥可能影響癌症治療。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報告亦表示,部分中藥影響癌症治療藥物的分解過程,因而抵銷西藥的治療效果。目前,醫學界就中藥治療癌症的效用,仍有待進一步研究。而中西醫藥各有優劣,服用者需要尋求適合自身狀況的專業意見,合理地加以應用,才能獲一定效果。

無論中藥或西醫,保持心境開朗、擁抱正能量是療程關鍵。基金會一直為姊妹開拓更多有益活動,從調理養生、情緒管理到森巴舞蹈、形象化粧,擴闊姊妹的生活圈子。(本欄逢周二刊登)

撰文: 霍何綺華 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
欄名: 乳過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