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海山科研團隊
關海山科研團隊

痛風 Vs 腸道菌

發佈時間: 2016/04/29

痛風症在富裕的社會十分普遍,病因是身體內尿酸過高,導致過多的尿酸沉積於血液和組織之中例如手指、腳趾和關節,引起腫痛和發炎。痛風近年也有年輕化的趨勢。

現今的不健康飲食肉類偏多,容易攝取過量的嘌呤。嘌呤,又稱普林,是新陳代謝過程中的一種代謝物。嘌呤在我們體內經過新陳代謝後,就會變成尿酸,而尿酸就是痛風的元兇。痛風是不能根治的,只可透過藥物及飲食節制去防止痛風復發。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其實也窒礙健康腸道菌種的建立。

最近一期《自然期刊》的一個研究發現,痛風症病人的腸道菌落是有獨特性,和做對照健康人士的腸道菌落不一樣。研究發現腸道菌落數目在痛風病人身上明顯比健康人士為少。研究人員經反覆測試,最後總結得出:有兩種擬桿菌屬的腸道菌,在痛風的病人腸道有顯著的增多,為痛風診斷帶來另一個可能性。還有大約3成的尿酸會透過腸道排走,如證實腸道菌對於尿酸的新陳代謝也擔當着一個重要的角色,那麼我們或可透過改變腸道菌去治療痛風症。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關海山科研團隊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中醫學院名譽教授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近年致力探討益生菌及微生物組如何改善人類腸道健康。
欄名: 益生第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