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生倒刺都入急症 醫生轟濫用

發佈時間: 2016/04/20

急症室服務僧多粥少,但濫用情況普遍致常「逼爆」。有公院急症室醫生在社交網站指,有父母因3歲兒子長「倒刺」而輪候急症室9小時求診,醫生慨嘆「阻止不了人們濫用急症室。」

公院急症室醫生Ray Leung在fb帖文指,有病人因兒子長了倒刺數個月求醫,又稱已在急症室等候9個多小時。他指當時差點忍不住說:「咪就係因為有你呢啲人囉」,但最終給予該家長門診地址,以免花時間爭吵而浪費下位病人的時間,又認為「已經阻止不了人們濫用急症室。」

處方潤膚膏 教做好手指補濕

據了解,長倒刺的男孩今年3歲,由一對中年父母前日中午帶同到公院急症室求診。醫生曾向父母解釋,長「倒刺」僅需加強手指補濕,並處方了普通潤膚膏給幼童父母,而當日急症室約有570人求診。

Ray Leung之前亦曾在fb提及,有父母曾帶同患有頭蝨、11至12歲的孩子到急症室求診,他只好處方頭蝨患者用的洗髮水予對方。

有網民在fb回應「稱讚」事件中的父母,為了倒刺甘於輪候9小時求診,是「好有毅力」;但不少人批評該父母醫療知識貧乏;亦有指政府需加強普通科門診服務。

急症科專科醫生馮顯達指,即使醫管局03年起實施急症室收費,求診人數並無減少,曾有人到急症室求診,只為報工傷及請病假。他指,病人常反映未能預約門診,即使有夜診時間亦未能配合,又因經濟問題難以負擔私家醫生。他建議,政府多宣傳門診及私家服務;至於應否提高急症室收費,則由醫管局決定。

彭繼茂:輕微病徵 或大病先兆

急症科專科醫生彭繼茂則指,急症室是社會最後安全網,不能隨意批評病人濫用服務。彭指,許多大病病徵起初十分輕微,如傷風、咳嗽,或是腦膜炎先兆,若沒經診治不會知道是否患病。

醫管局發言人指,公院急症室實施分流制度,會優先處理情況危急病人,局方一直呼籲市民善用急症室服務。據醫管局數字,2014/15年度公院急症室中,非緊急病人平均輪候時間為2.1小時,次緊急病人為1.8小時。

倒刺成因多 常接觸化學物可致

皮膚科醫生史泰祖稱,「倒刺」成因多,如常洗手令甲溝發炎和甩皮,又或常有觸碰指尖的活動如手作、玩沙等,及經常接觸化學物的行業,如美容、理髮或飲食等。而患皮膚病如濕疹等,亦較易出現「倒刺」,但與缺乏營養素無關。倘有「搣手指」習慣,情況會加劇。

他指,處理倒刺塗普通潤手霜便可,並減少洗手,如有需要接觸化學品,應戴上手套。

皮膚科醫生陳厚毅指「倒刺」通常與皮膚乾有關,成因如孩子常玩水,又或使用鹼性過強的消毒洗手液,建議潤手霜塗至指甲邊。

記者:蕭頴妍、脫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