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避免沉溺上網 專家籲先建溝通

發佈時間: 2016/04/19

「很多人問,如何有效地叫子女『收機』?」資深執業家庭治療師屈偉豪博士認為,子女步入青少年階段,彼此要先保持良好的關係,「有了好關係,才可以講條件。」這種關係要從小培養,一家人多作親子活動,子女就不容易感到上網或打機才能找到生活的滿足感。

任職律師行秘書的Penny,大女今年14歲,就讀中二;細仔今年九歲,就讀四年級,他們愛上網和打機,雖不算沉迷,但都有着時下青少年普遍愛看視頻、玩網絡遊戲的習慣。大女兒愛在電腦上看韓劇、聽歌;小兒子則喜歡打機,幾乎天天都玩。雖然姊弟倆學業成績不錯,但Penny坦言:「站在家長立場,始終覺得會不專心(學業)的。」

放下既有觀念

去年底出版《網絡沉溺》一書的雅歌家庭輔導及訓練協會總監屈偉豪博士說:「父母要放下預設,接受現時的年輕人不再講電話,喜以短訊溝通的行為;又可以一邊WhatsApp一邊做功課。」在Penny眼中的不專心,屈博士看作平常,是新一代青少年的「特異功能」。父母宜先放下既有的觀念,多從孩子角度理解這一代的新溝通工具。

屈博士自己的WhatsApp群組中,有四個屬於家庭,一個是一家五口的家庭群組,其餘三個則與三名女兒各自建立,他說:「她們都各有秘密跟我說。」三名女兒均已長大,大女兒已結婚,二女兒在紐約工作,三女兒在紐約就讀大學,然而三名女兒與他的關係都十分好,會私下WhatsApp透露心事。當年,三名女兒都「沉迷」看電視,但晚飯時段家規是不許看電視的,女兒曾經投訴說:「噢,吃完飯後電視劇已播完了。」於是,他第二天立即購買錄影機,把吃飯時段的電視劇通通錄下來,讓女兒有空時再看,滿足她的慾望。

閤家外出玩樂

「沉迷電視」與「沉迷網絡」一樣,是兩個時代年輕人迷上的潮流行為。如何淡化沉溺,這就與彼此的關係有關。屈博士說:「要多用時間陪伴,多一起作家庭活動。」三名女兒少時,屈博士每天七時放工回家後便不會工作,與女兒在一起,看她們的功課。到假日時一家人便往魚塘釣魚,「魚塘有很多魚,女兒們一定釣得到,往往多達二十多尾。」漁穫不能帶回家,但一家人拍下的照片卻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所以,到現在三名女兒長大了,仍願意與爸爸WhatsApp溝通。他認為家長要接受上網或玩手機是一件輕鬆玩樂的美事,而「一家人有傾有講、有家庭活動,又怎會沉溺網絡呢?」

免費過濾軟件

從事家庭治療多年,屈博士看到孩子沉迷電玩,有時只是想打破孤獨感,又或避免與家人沒話題的尷尬。他認為要避免年輕人過分沉迷網絡,家長先要獲得他們的信任,再作限制就能事半功倍。以下是一些避免沉溺網絡的技巧:

1. 電腦置於客廳內,子女到哪個網站都能一目了然。

2. 家長設立使用電腦時限,限制上網時間。

3. 使用facebook時,只能與相識的朋友聊天。

4. 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提供免費過濾軟件,供家長限制子女上網時間和阻隔不良網站。網址:www.ofnaa.gov.hk/chi/publicity/filtering.htm

撰文:馮淑嫻

(lydia.shfung@gmail.com)

攝影(部分):林良明

編輯:余敏

設計:梁政敏

您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