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的社交影響力

發佈時間: 2016/08/19

本來我對學院派的營銷「大師」著作興趣不大,但Wharton商學院人氣教授Jonah Berger卻是個例外。正拜讀他的新作《Invisible Influence》(此君前作《Contagious》堪稱近年社交媒體營銷寶典),書內劈頭就提出了一個大部分人都不願意承認的觀點:人云亦云、羊群效應,本就是人類的本性,只是大家都不太願意承認。

事實上,我們經常都會被周遭的人與事影響,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模仿對方的一舉一動,從而作出自以為是個人意願的主觀決定。譬如,走進一家餐廳,你總會想看看周圍的食客點了A餐、B餐還是C餐,透過參考來作出決定。

又舉個生活實例:我家住愉景灣,每天早上搭船上班,30分鐘的船程,大家都會好好善用,一上船即開電腦工作或戴耳機聽歌,是不少人的習慣。近兩三個月來,我發覺一個小現象,就是船上開始有不少朋友(尤以中年白領的外籍人士居多),都在使用同一款式的無綫消音耳機,彷彿這就是愉景灣上班族住客們的潮物。

湊巧周末路過愉景灣廣場一家專賣電腦周邊用品的小店,發覺櫥窗放滿了這品牌的產品,當眼處亦正好有這款耳機。好奇進去看看,發覺內裏有一個提供試聽的陳列架,在我試聽的同時,剛好又見有位外籍男士正在付款埋單,看來這款耳機銷情不俗。

我的假設是,在愉景灣這一個小小的社區,這個短短30分鐘的船程,隨着使用這款耳機的朋友愈來愈多,令這產品在小社區的曝光率亦愈來愈高,耳濡目染下大有可能間接地促進了大家對這耳機的購買意慾。

我實在很好奇,作為這品牌的銷售渠道,這家在愉景灣的小店舖,銷售力與市區陳列室相比的話,會是怎麼樣。如果我在船上見到使用這款無綫消音耳機的朋友,大部分都是在此店購買的話,相信單單在這小社區內,銷情已媲美市區的連鎖店舖。

所謂的社群營銷,不止在臉書或其他社交媒體推廣;社群營銷也可以走進生活,尤其是生活在一個小社區內,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影響,可能會更加明顯。口碑,不單止可以靠社交言傳,人有我有這心理雖然無聲無息,卻同樣是不容小看的社交影響力。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Rudi 路迪涼 進擊中的社交媒體廣告人
欄名: 進擊中的So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