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財政政策續出台 基建股漸發力

發佈時間: 2016/09/06

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貨幣政策成為市場主導,非常規的幣策刺激如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簡稱QE)等陸續推出。

但至今,貨幣政策的效用似乎已備受質疑,一直被忽略的財政政策再次走入政策制定者的視綫,美國財長Jack Lew就表示,全球要採用包括財策在內的所有措施,以支持經濟增長。

中國力推結構改革

中國方面,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上月亦表示,針對目前的經濟情況,積極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要相互配合,由於內地外債比重不高,短期國債也比較小,若把財政赤字率提高到3%以上,甚至於5%都問題不大。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則指,中國將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財策會在結構改革中發揮作用。

事實上,中國近月以來已密集出手,據《上海證券報》統計,發改委於7、8月合共批覆12個基建項目,涉資2,849億元(人民幣,下同),當中絕大多數是交通基建項目,包括6個公路項目、2個高鐵項目及3個城市軌道交通項目。

而據5月時發改委、交通部下發的《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亦明確指出2016至2018年期間,擬重點推進鐵路、公路、水路、機場、城市軌道交通項目一共303項,涉及總投資約4.7萬億元,其中,2016年項目131個,投資約2.1萬億元。

十三五開拓鐵路機遇

值得留意的是,在上述的4.7萬億元中,有34%是投放於城市軌道交通,瑞信認為,十三五期間的鐵路相關股機遇就醞藏在城軌及公私合營(PPP)這兩大範疇之內,前者受惠於相關開支的高速增長,後者則是今後項目的主要營運模式。

關於基建及PPP模式的詳細解讀,及城軌上的受惠股選擇,可留意下周一隨《香港經濟日報》附送《投資理財周刊》的「投資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