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何綺華博士
霍何綺華博士

乳癌研究提供防治基礎

發佈時間: 2016/09/13

自08年起,基金會香港乳癌資料庫定期公布研究報告,覆蓋有關乳癌的重要議題,例如患者的統計資料、治療趨勢、病患對身心的影響等。隨着多年深耕細作,資料庫的公信力和重要性漸獲社會確立。時至今年,研究報告邁向《第八號》,並於本月底發表。基金會將繼續尋根究柢,應對乳癌,保障市民健康。

研究數據可用於進行乳癌風險的研究及評估治療成效,以推動宣傳教育,宣揚乳健知識,並倡議具效益的公共衞生政策及防癌抗癌措施。如《第三期報告》分析顯示,居於住戶入息收入較低地區的患者,確診時屬晚期的比率較高,如黃大仙(17.8%)、北區(16.7%)、深水埗(15%)及觀塘(14%)等。在深水埗及觀塘等最貧窮地區,有定期接受乳房X光造影檢查的患者不足兩成。

此外,《第六號報告》分析過萬名患者資料,結果顯示,從事基層工作、喪偶或有良性乳腺病歷的患者,較多在乳癌徵狀出現後仍延誤求醫及接受治療;而當他們確診時,大多已成晚期乳癌;《第七號報告》列出患者十大高危因素:缺乏運動(77.2%)、從未餵哺母乳(65.5%)及高度精神壓力(37.3%)位列三甲。

針對上述結果,基金會把硬數據轉化成乳健教育教材,向市民解說「及早發現,治療關鍵」的必要性;十大因素統計提醒大家要多鬆筋骨、作息平衡,亦鼓勵媽媽以母乳餵養嬰孩,助媽媽遠離乳癌。

以研究工作為基礎的乳健教育,讓公眾建立強大乳健意識,促政府注視乳癌問題,並形成改變力量,推動政府完善防治政策,減低乳癌威脅。基金會曾就報告舉辦研討會,討論資料庫的角色,啟發醫療及公共衞生界別。

在防治乳癌上,研究、教育與倡議三者都不可或缺。讓我們一同期待將出爐的《第八號報告》會帶來甚麼啟發。(本欄逢周二刊登)

撰文: 霍何綺華 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
欄名: 乳過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