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的軟硬兼施

發佈時間: 2015/12/31

在剛過去的聖誕節,官員議員四出外遊「叉電」,我就留港做好媽咪角色,陪伴囡囡應付考試。留在家中,得着不少,起碼看書的時間多了。

近期讀到Stefan Kornelius為德國總理默克爾寫的傳記《The Chancellor and Her World》,頗有體會。默克爾榮登《時代》雜誌今年的風雲人物,更連續多年獲《福布斯》評為「全球最有權力女性」。說她是世界級政治領袖,不應有人異議,那麼,是甚麼特質令她能成為新一代的領袖?

默克爾成長於東德的「鐵幕」環境,自小培養出西方政治人物少有的特質:「沉默」、「少說多想」。正如Kornelius在傳記中說:「默克爾從來就不是天才演說家,她把值得信賴和規矩正派放進言談之中,但要真正吸引大眾,她就辦不到了。」

就是這位低調、沉默,甚至沒趣的默克爾,在今年歐洲爆發難民潮時,開放邊境收容難民,體現對弱勢的正義感及憐憫,被譽為「歐洲良心」。

默克爾鮮有激動人心的演說,但深受群眾支持,至今已三度出任德國總理。科學家出身的默克爾,將科研的嚴謹作風帶到政治上,堅持以理性說服群眾,以決心給予群眾信心。按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對她的評價:「無論你同不同意她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都無法不被她鋼鐵般的決心打動。」

由烏克蘭危機以至希債問題,默克爾都以堅定的意志,帶領歐盟迎接挑戰。默克爾既有女性低調憐憫的「軟」,又有理性堅毅的「硬」,或許就是這種「軟硬兼施」的個人特質,是她能夠成為新一代領袖的重要原因。

(本欄隔周四刊登)

撰文: 李慧琼 從專業走入政治 立法會中的「超級」議員
欄名: 「超級」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