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香港乳癌基金會發表《香港乳癌資料庫第8號報告》,報告以長者為對象進行專題研究,分析年長患者(70歲或以上)的乳癌狀況。報告探討不少別具意義的課題,本文先講述當中關鍵要點:「老友」的患病趨勢、他們的求醫意慾及相關改善建議。
乳癌是本港婦女面對的頭號癌症。每年3,000多宗新症中,確診年齡中位數為54歲,確診時年過70歲的患者約佔16%。女性患上乳癌的累計風險會隨年紀增加:40歲前及50歲前兩個群組,風險分別為每246人及每58人就有一人罹患乳癌;至於70歲前的群組,風險即顯著增加至每20人就有一人。隨着本港人口老化,女性平均壽命亦較長(87歲),加上報告指患者普遍無檢查習慣(不足四分一患者定期進行檢查),且患者年齡愈大,愈少人有檢查習慣,本港年長患者人數勢將上升。
結果又顯示,年長患者對乳癌認識不多——近九成屬無意中發現病徵。當他們發現異常狀況後,平均要等六個月才求醫,近兩成人更延誤一年。在延誤一年的「老友」中,達三成人確診時,乳癌處於第III或IV期;反觀在三個月內求診而確診第III或IV期的人,佔約一成半,可見年長患者延誤診治,晚期癌症勢倍增。癌症特徵方面,年長患者的乳癌不算「太惡」——屬HER2陽性,有入侵淋巴管和癌細胞轉移的比率都較整體患者為低。
就此,基金會提倡加強向長者及照顧者推廣乳健教育,並建議40歲或以上婦女定期接受檢查。我盼望長者扭轉「年紀大,不用醫」的謬誤,如乳房有不適或異常狀況,請及時求醫!因篇幅所限,稍後與大家分享報告的相關見聞(如乳癌高危因素、一名八旬患者的分享、並存病對年長患者治療的影響等發現)。請各「老友」多加注意!
(本欄逢周二刊登)
撰文:
霍何綺華
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
欄名: 乳過天晴
-
家居裝修︳情侶翻新38年舊屋變南歐田園風 全屋傢俬特製用色豐富有活力 |
|
-
食用安全|住酒店飲免費樽裝水有鹹味 婦人狂嘔揭消毒劑中毒索賠24萬 |
|
-
IG打卡│講公司是非被打卡成癮妻誤錄發帖 港男遭同事告發:我想同佢離婚! |
|
-
K11 Musea︳名潮食館群組增10人確診累計涉44人 商場另一店有食客中招 |
|
-
新冠肺炎︳觀塘安泰邨3母子染疫無源頭 同大廈現病徵友人在K11 MUSEA工作 |
|
-
港版天空之鏡|「西環碼頭」明起禁外人入內 區議員:海事處新防疫安排(多圖) |
|
-
「職業治療個人化 提升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自理能力」 |
|
-
-
-
「迷你工作室靈活租約 有助彈性創業 疫下殺出新血路」 |
|
-
「類風濕性關節炎致進食困難 注重營養吸收 避免骨質疏鬆」 |
|
-
「註冊藥劑師推介 陳琪、麥雅緻大讚 法國天然療法保健品 預防+紓緩外感初發症狀」 |
|
-
-
「停經針」抑制卵巢功能 未停經晚期HR+/HER2-乳癌擴闊治療方案」 |
|
長者亦要重視乳癌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健康 - D161004
晴報,霍何綺華,乳過天晴,生活副刊
長者亦要重視乳癌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健康
上周五,香港乳癌基金會發表《香港乳癌資料庫第8號報告》,報告以長者為對象進行專題研究,分析年長患者(70歲或以上)的乳癌狀況。報告探討不少別具意義的課題,本文先講述當中關鍵要點:「老友」的患病趨勢、他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1626285%2F%E9%95%B7%E8%80%85%E4%BA%A6%E8%A6%81%E9%87%8D%E8%A6%96%E4%B9%B3%E7%99%8C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1626285/%E9%95%B7%E8%80%85%E4%BA%A6%E8%A6%81%E9%87%8D%E8%A6%96%E4%B9%B3%E7%99%8C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seo/503.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1625000/1626285/
生活副刊
健康
007
1626285
503
514003
生活副刊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