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合力保衞南海?

發佈時間: 2016/10/05

國際仲裁庭對南海問題的仲裁,同時不利中國大陸和台灣。台灣長期努力守護南海太平島的這一點是不能抹殺的。

台灣雖然在1971年失去在聯合國的「中華民國」地位,但卻一直守護着太平島。早在1963年,台灣軍隊在太平島上成立了「南海開發小組」,開採磷礦和打撈廢鐵,實行在太平島上的合法擁有和有效管治,其後更升級為「南海資源開發所」。

1980年,台灣將太平島劃歸高雄市旗津區管轄,並設立漁業工作站;之後在太平島試探石油,後來因為技術問題而放棄。直到1990年,太平島正式劃入高雄市。

為了創造既定事實,台灣加快在太平島上興建各種設施,包括柴油和太陽能發電裝置、住房和醫院,擴建碼頭和增建機場。但所謂醫院,其實只有三名醫生和護士。

在陳水扁年代,亦加長跑道,並增建南沙氣象台。為了證明太平島適合人類居住,已有台灣人把戶籍遷至那裏,但至今島上居民只有五人。

為了捍衞主權,台灣也不惜動武。1995年,曾經有越南貨船闖入太平島的範圍,台灣軍方在摩擦中向越南貨船開火。事後,台灣成立「南海突發事件緊急處理小組」。

馬英九執政後,多次派人在島上勘察,證明島上的淡水井每天可產水65噸、自然植物多達106種,還可種植紅薯、玉米、絲瓜等蔬菜。

此外,台灣還邀請國際專家登島,證明島上的土壤厚達30厘米,絕對是島的土壤而不是礁。

可見,台海兩岸如果把握這個機會,既可合力捍衞南海主權,也可逐步拉近距離,消除矛盾。能否達到這種良性效果,就要看兩岸的領導層了。

(本欄逢周三、五刊登)

撰文: 劉銳紹 香港電台第一台《藍地球》,逢周一至周五播出,為聽眾帶來世界不同類別知識。
欄名: 《藍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