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fb新招防網絡欺凌

發佈時間: 2016/10/26

網上欺凌問題時有發生,有社工指網上「公審」趨普遍,且因用戶未留意私隱設定,極易被「起底」欺凌。社交媒體facebook昨宣布成立全新安全及防止欺凌中心,教導用戶改善分享設定,並支援用戶處理欺凌事件。

網絡發達,資訊極易傳播。青協媒體輔導中心單位主任吳錦娟稱,網絡「公審」及欺凌愈趨普遍,每當有爭議性事件出現,即會被截圖公開評論,甚至有激烈及情緒化的責罵,「曾有女生得罪朋友,其fb照片、住址及電話被轉載至討論區及fb群組,被誣衊是援交女。」吳稱,事主澄清及回應往往愈描愈黑,建議若遭網絡欺凌,應聯絡網站管理員刪除帖文,並暫停帳號。

帳戶「公開」 拾遺不報被公審

基督教協基會社會服務部服務發展主任鄭子華指,部分青少年對私隱保障意識低,即使明知fb可設定瀏覽權限,亦因「無想過會中招」而沒作設定。另有部分人因不知怎樣改善私穩設定,致帳號公開而惹來麻煩。

鄭引述,曾有青年在fb開玩笑,發帖稱拾得一件貴重物件後拾遺不報,引來網上「公審」,「因事主fb帳戶是公開的,帖文遭轉發後,引來陌生人留言攻擊,甚至將其私人照片轉載。」結果事主百詞莫辯,向社工求助後決定刪除帳號。

設解決事件建議 可綫上舉報

為防範網上欺凌,fb在3年前與耶魯大學情緒智能中心及全球60個相關機構合作,昨宣布推出全新安全及防止欺凌中心,支援語言達50多種。除輔導機構聯絡方式,中心針對青少年、父母及教育工作者群體提供解決建議,包括當父母發現孩子在網上遭冒犯性言論攻擊時,可向綫上服務供應商舉報。

中心另以影片及文字教導用戶如何改善分享設定保障私隱,包括可鎖定帳號,須結合手機代碼才可登入,以防帳號被盜用;開啟標籤或生活時報審查,選擇是否被標註在某些帖子;亦可將fb內容設定為限制特定對象觀看,並可善用舉報連結通知fb團隊處理不當內容。

記者:翟秀娟、脫芷晴